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這些年來為著這些倉鈔,方家上下也不知道動了多少腦筋用了多少辦法,好容易才兌了兩千引鹽,其餘還得另想辦法。究其根本,正是因為方家當初從山西挪到山東,在本省根基太淺,建文年間更險些受到牽連,如今也岌岌可危。張越如今雖然還不是知府,將來也未必能當上青州知府,但前程卻絕不止一個知府!

“你們方家這是要本官虎口奪食呢!”張越意味深長地看了方青一眼,見他又深深低下了頭,便暫時撇開了此事,“去歲隆冬到現在,青州府多地都遭了雪災,雖有布政司賑濟,但秋糧卻畢竟是去歲的事情,不好豁免。二月就是秋糧的最後完稅時分,本官管的就是錢糧,你們方家這樣的大族少不得要做個表率才是。另外,既是過年,往北京那兒的禮也得備辦起來。”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

大明建國只有五十餘年,這皇太孫卻已經冊立了兩回。洪武年間朱元璋冊立朱允文是因為皇太子朱標過世,但永樂九年冊封皇長孫朱瞻基為皇太孫,卻是因為朱棣的偏愛以及對將來的考量。儘管不喜肥頭大耳又有足疾的太子朱高熾,但朱棣對朱瞻基卻像足了親切的祖父,甚至連北征也帶著他同行,那種苦心栽培和對皇太子的橫挑鼻子豎挑眼大相徑庭。

因北京宮城仍在修建,朱棣和嬪妃自然仍住在西宮之中,朱瞻基的居處便在朱棣的暖殿之東,名曰景福宮,一應用度幾乎等同於皇太子。由於天冷,朱棣下旨惜薪司每日額外供給景福宮上等紅羅炭十斤,宮中暖炕火爐日日燃著,門口掛著厚厚的織金紅花毯,恰是溫暖如春。

正月初五傍晚,朱瞻基離了暖殿,帶著幾個隨侍太監匆匆回到景福宮,面色很不好看。自從年前開始,祖父朱棣的風痺症便頻頻發作,那樣鐵打的漢子被病痛折騰得狠了,常常大發雷霆,縱使平日受寵如他也不免會遭了池魚之殃。如今雖百般醫治稍稍好轉了些,但長此以往,那結果卻不好料定。任由幾個小太監上來替他脫去了披風和靴子,換上家常便服,及至到了內間暖炕上坐下,他方才長長噓了一口氣。

“前幾日說南京那邊的船因故耽擱,今日也應該到了。父親可有信來麼?”

“啟稟皇太孫,那貢船確實是到了。不過太子殿下只是傳話說,請皇太孫用心讀書孝順皇上,別的並沒有信來。倒是楊士奇大人捎帶了一封信給皇太孫,另外還有太子殿下命人賜給皇太孫的新書五十部。徽墨十方,端硯十方,還有狼毫和玉版紙。太子妃殿下還讓人捎來了織金蟒袍兩件,親手縫製的貂皮暖耳一對和腰帶一條……”

得知沒有父親的信只有楊士奇地信,朱瞻基心中不無感慨。他年不滿十歲就被祖父朱棣帶著北巡,第一次北征留守北京。第二次北征隨同出征,和祖父的感情倒是比和父親的感情更加深厚些。父親素來謹慎,如今單獨在南京監國,恨不得一點破綻不露,先前的梁潛竟還是他暗中設法。杜楨進言方才救下來的。當一旁的太監送上母親所制地暖耳和腰帶時,他信手拿起那樸素的腰帶摩挲了一番,不禁有些想念母親,隨即便吩咐太監給自己換上。

除了皇太子太子妃命人送來了東西,朱棣除夕夜早有賞賜頒下,百官正月初一也大多送了節禮過來,公侯伯送的是珍玩和兵器,文官則是字畫書籍。林林總總實在太多,他也懶得管這些,不過是吩咐太監比照以前的舊例送些賞賜過去。然而別的他不理會,有些人家那兒卻不可輕慢。吃過晚飯用了熱茶來到內書房,他就把黃太監招了來細問。

那黃太監心中自是早有帳,忙解釋道:“英國公那兒送來地節禮比往年厚兩成,小的就在回賜中酌情添了一件大紅五彩羅緞絲蟒衣,又給英國公夫人加了四匹百子圖宮綢,還有山東剛剛送上來的阿膠。成國公那兒小的則是讓人加了兩匹韃靼進貢的駿馬,還有一把柘木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