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部分

你看,現在版也成了,唯一剩下的就是墨的問題了。”

印刷的墨肯定不能用普通書寫的墨水的,印刷的墨得用油墨,墨品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印刷品的質量,普通的書寫墨水達不到要求。

“那我們用什麼墨?”馬周問。

“得用特製的松煙墨。”

墨多是用松煙製成,齊民要術裡就有記載制墨的工藝。以松煙為制墨原料,是從三國開始的,但那時還沒形成產業,只是寫字人自己制用。最簡單的制墨法就是用細且清純的菸灰,經搗杵及篩濾,除去雜質,調質而成。

到了隋唐之時,制墨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競爭還很激烈,松煙制墨技術也更加完善。

要制一塊墨,其實很複雜。

先得將一顆古松流去膠香,然後砍伐。據說松香有一毛未淨盡,那這松煙造出的墨就張有滓結不解之病。

因此選中松樹後,還得先在樹根打孔,用燈慢慢烤,讓樹中的松脂全都流淨。

然後把松木斬成盡寸,放入一個用竹篾編成形似船篷的封閉半圓形竹篷中,留小孔出煙,設定磚砌的煙道。燒數天之後,等冷了進去掃刮松煙。

得到了松煙之後,還要用膠攪拌調和,然後制胚晾乾。最後還有經過加添款識包裝,然後才成為一塊成品。

“我們要的墨不需要那種加膠後千錘百杵後製成的墨錠。”

宋人印刷時用的墨,是直接將煙室開端的粗煙子研細,然後加以膠料和酒製成膏狀後,放在缸記憶體放三冬四夏,存放越久,墨質也越好。

久貯的墨膏,臨用時加水充分混合後,用馬尾製成篩子過濾再使用。

這樣的墨才是印刷用的墨,一般的墨錠加水磨成的墨汁印刷,則會很容易化開,使字跡模糊。

不過這種方法還是太耗時間,張超可沒時間花幾年時間來制墨。但現在也沒有現成的印刷墨,張超還是打算自己制印刷墨。

“我已經找了好幾家商號,透過他們向不少制墨坊收購了一批粗煙子。”粗煙子品質較差,製出的墨也是最便宜的。張超收購粗煙子,給的價錢挺公道,那些墨坊倒也高興有人收購。(未完待續。)

第224章 臣超曰

從小木屋回來,張超一路走的有滋有味,等自己把印刷墨弄出來了,到時雕版一出,他張三郎豈不成天下讀書人眼裡的大英雄?不說揚名萬里,到時把印刷業務做起來,怎麼也是日進斗金吧。

上次把製糖配方賣給了張尹二家,事後還有點小心疼,雖然放在自己手裡,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用的上。可現在有了雕刻印刷,張超一下子就不在意那些了。製糖豈能比的上印刷,不但能賺錢,還能揚名啊。

他暗自琢磨著如何保住自己的這個產業,雕板印刷不是製糖,未來前景遠大,可不能被哪個給搶了去。雕板依制倒容易,關鍵還是這個印刷墨的技術自己一定得儲存好。沒有好墨,就是張超送他們雕板,也一樣的印不出書來啊。

自己如今是開國子、太子洗馬,五品的官職,也算的上有頭有臉了,一般的人倒也不敢動他。能打他這印刷術主意的整個長安城也屈指可數了,那些親王公主,嬪妃以及他們的家人。

但張超現在是太子的人啊,張超在他們眼裡不算什麼,太子的面子總得給吧。唯一的擔憂,就是萬一到時朝廷要這印刷術呢?

這是讓人頭痛的事啊。

張超覺得還是得跟太子先拉拉關係,若到時有太子替自己出面,比如說張超可以交出印刷術,但印刷墨的製造技術可以保留,朝廷需要,可以由張家供應等。

他想著該怎麼和太子接近點關係,太子任他做洗馬,他到現在還沒有去拜見過呢。甚至他大婚,太子太子妃也是送了禮的,也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