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正做的多就賺的多,這些可都是勞模,不信他們不拼命幹。

經過幾天試生產之後,宋應星統計了一下,一天就算是產量最少的廠子也能加工出最少一百根合格的步槍槍管,產量最高的一天差不多能加工出兩百跟合格的步槍槍管,這樣算下來,王恭廠的火槍產量最少可以提升到月產四萬把,加班加點的話,月產五萬把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利潤高的嚇人也不是假的,一根步槍槍管加工費就是二兩,一根手槍槍管的加工費也有一兩,也就是說他們每家一天最少也能有二百兩的毛收入,最多的一天甚至有五百兩的毛收入,平均下來每家一個月差不多能收入一萬兩!順天府知府可不管他們花多少成本,又要發多少工錢,這毛收入就是純經濟增長,不管他們發給誰,反正最後是要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的。

不過這點收入平均到京城上百萬百姓身上好像也沒多少,還離收入翻倍還差的遠呢,還好,這外協加工廠的事情剛忙完《新京報》又出新訊息了,工部研製了一批民用機械,有什麼飛梭織布機、蒸汽印刷機、蒸汽制粉機、蒸汽紡紗機。。。。。。,各種機械能生產什麼東西也做了詳細的描述,而且這些東西日興隆商號都以高於成本價兩倍以上收購,自己有錢的可以馬上向工部去訂購機器,自己沒錢的也可以向日興隆商號借錢訂購機器,只要有人擔保就行了,工部產能有限,欲購從速!

工部暫且不去說他,日興隆商號那名氣,他說收購那絕對是真的,人家本來就是做生意的,收購廉價產品再賣出去,再正常不過了,這事絕對能賺錢。

這下順天府知府又下命令了,每個里正至少擔保一家,每個坊正最少擔保兩家,一個月內必須幫忙把廠子辦起來,沒地方就幫他們找地方,沒人就幫他們招人,總之必須把廠子辦起來,誰辦不起來誰滾蛋,這麼簡單個事情都辦不好,要你何用!

這下整個京城又掀起了一股建廠的狂潮,整個京城可有二十多個街坊,里正不下一百,不算本身就想建廠的,光順天府下的指標就有將近一百五十家,順天府知府為了保住烏紗也是拼了,誰敢偷懶讓他保不住烏紗,他就先摘了誰的烏紗,反正就是一個字,給本官使勁建廠!

建廠建廠,不光京城在建廠,整個大明各地都在建廠,工部更是在東大營建了一個巨大的機械廠,專門生產民用機械,由工部左侍郎王徵親自掛帥,帶著一百多名火器學院的學生,招了幾千工人可勁的造,一個月起碼能造出民用機械上萬臺,就按每臺一百兩算,那一個月也是上十萬兩,正好東大營也屬於順天府,白得這麼巨大個經濟增長點,把個順天府知府笑得嘴都快合不攏了!

上千臺機械看起來挺嚇人的,其實並不多,相反還遠遠不夠,大明兩京十三省,光州府就有上百個,縣城更是不止一千,也就是說,就算一個月造上前臺每個縣城才能分到十來臺,十來臺對於一個縣城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光一個小織布廠最少就要二三十臺飛梭織布機,不然燒個小鍋爐都不划算,要知道鍋爐也要算錢的,一個鍋爐最少能帶四五十臺民用機械,整太少利潤就低了。

各地不光是買機器建廠,農業生產更是紅火,要知道大明現在還是個純農業大國,工業可以說剛起步,光耕地就是上十億畝,農業人口幾乎佔了大明總人口的九成以上,各地的知縣知府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抓農業的重要性,只要把農業抓上來了,不說升官,至少官位是保住了。

要說這經濟發展,不管哪個行業,其實都是有關聯效應的,就拿這個農業發展來說,各地的知縣知府不可能都是全能型人才,大多都是不懂農業的,怎麼辦呢?向順天府知府學習,買《農政全書》啊,這樣一來,《農政全書》的銷量就上來了,《農政全書》可不便宜,一套六十卷呢,這樣不說徐光啟賺版權費賺到手軟,光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