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不利的前提下,雙方在官渡僵持了一年不到,這裡面還有袁紹遣劉備等人引劉闢叛亂,抄掠曹操糧道等事兒,不一一表。但是總體以曹操守城較多,野戰較少,所以兵力戰力又體現不出來。
之後曹操又襲殺烏巢,莫名其妙的收降了張合高覽(演義倒是交代了說郭圖陷害他們不領軍令導致他們擔心受罰而投降)。哪怕到了這個時候,筆者還覺得袁紹尚有一戰之力,但是可能是朋黨之爭、客軍作戰、決策有誤等問題,反正袁紹就是放棄了至少四五萬的可戰之兵跑了。
這種十萬打三萬的奇蹟團,寫出來都沒人信,但是又真真切切的發生了。
不扯遠了,繼續說郯城南之戰。隨著橋蕤加入戰場,劉備分兵,戰場復回焦灼之勢。一方面橋蕤急著要破劉備,一方面則是劉備急著要破劉詳,雙方都在苦苦鏖戰。
戰場則像一臺巨大的絞肉機,稍微貼近一些,就被攪碎碾壓。輕易而又無情的收割著豫揚徐青四州的戰士,袁術和劉備的人在不大的官道上到處廝殺,在這片戰場上,人們已經不在為了故土、親友、榮譽以及種種情感而戰鬥,只是最簡單的為了生存。
是儀又遣了人來找劉備,他很無奈,這是第三次了。這次他得了好訊息,張勳被張飛陣斬,兵馬盡敗,郯城之圍解了。
壞訊息則是是梁綱的人只有四里地了。如果你在戰場高處,你甚至能看到梁綱軍軍士行軍所帶來的煙塵。
他在笨也知道劉備打這場仗的決心之大,只是他知道,繼續鏖戰下去,敗局已定,現在你要考慮的問題是能走掉幾個人了。不管走掉多少,劉備肯定要走,不然他們還打個屁啊。
只是這時的劉備已經顧不上是儀遣來的人了,他已經在最前線了。雙股劍短,他也換了一把馬槊,馬槊雖然和劍法的使法完全不一,但畢竟前段跟劍差不多嘛。
是儀的人無法告知劉備,只能無奈再尋是儀。是儀也是無奈,只好令中軍大喊:“張勳伏誅,郯城解圍!”
“張勳伏誅,郯城解圍!”
“張勳伏誅,郯城解圍!”
中軍的大喊在某些程度上的確雄壯了一部分劉備軍的聲勢,但是大用沒啥。指望一支鏖戰了兩個時辰尚在僵持的軍隊再提一口氣,除了援軍,幾乎不可能了。
無有多時,梁綱在敗騎的引導下,領兵總算趕至。梁綱一肚子火,小道難行,他又在密林多有盤桓,本來首援之功應該在他才對。緊趕慢趕,得了個騎軍敗陣,騎將身死的訊息。敵騎不過千人,自己兩千騎,也不知道吃啥的,怎麼能不讓他來火。
不過真到了亂戰現場,梁綱的氣也算消了大半,看著陷入亂戰的兩處戰團,他無疑才是真正的救火隊長。無需多言,梁綱大手一揮,自己也不坐鎮指揮了,隨大軍衝殺!
梁綱的出現,徹底打亂了劉備軍的生態平衡。是儀不得不放棄前左右的援助,挾領中軍分出抵抗梁綱。
是儀知道自己不是領兵的料,早早請了太史慈前往中軍,不然陣型轉換一套操作,早就被按的死死的。
梁綱一進入戰場,太史慈也救不了場,中軍臨時變陣,根本無法與保持完整建制的梁綱軍接陣。光是梁綱本陣的箭雨就衝擊的中軍七零八落,甫一接陣,太史慈全線潰敗,梁綱的人如同神兵天降,大殺四方。
的確如是儀所想,劉備軍全線動搖,原本存優的左右翼發生小規模譁變。被多次抽兵的中軍更加不用說了,士卒原本就鏖戰多時,更是雪上加霜。
正在劉關太史苦戰,是儀等人意冷,士卒心有慼慼準備早作打算之時!突然從劉詳中軍後部殺出千騎,如熱刀切黃油一般,直穿中軍。
殺穿中軍後猶然不停,從原本就已經潰散的左翼殺出,在陣前逡巡一陣,似乎在找尋主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