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袋。
元帥府馬兵的左翼百總叫馮大奎,馬伕出身,最早加入上天猴的農民軍,後來是鑽天峁的高材生,抵達西寧時就已經是禹字營的百總了。
當西寧衛百戶和練兵馬營軍士的選擇擺在面前,他認為自己的才能不足,選擇了後者。
因為會寫字,被提拔為什長;帶出了一什訓練刻苦計程車兵,被提拔做管隊;趕上劉承宗南征抽兵,營中缺少軍官,才終於重新坐回到百總的位子上。
至今已有兩年。
馮大奎衝鋒在前,雙臂持矛將左側錯馬而過的官軍捅穿,右臂前推左臂收縮,倒著將騎矛從敵人身體抽出,第二排遞出的長矛已至眼前,被他用矛尾撥開。
同時倒持長矛用尾攥順著砸在第二名騎兵頭上。
伴著咚地一聲,鋒利的矛尾攥捅穿頭盔,他可能沒殺死這個敵人,因為尾攥把頭盔揭了下來,但這足夠為後面計程車兵提供刺殺時機。
他在心裡對自己說,第二個!
在元帥府的騎兵百總操典中,對百總衝撞敵騎時的要求是殺死三個人,整個百總隊殺死三個人。
因為在他們在訓練中常說,兩百名騎兵對決,只有六個人能決定勝負。
一百名騎兵只有三個人是好漢,能在衝鋒中不顧防禦一心取得敵首,餘下七個不過是隻顧保命格擋的隨從。
至於剩下九十個人,都是既沒有膽量也沒有腦子的笨蛋,他們靠旁人勇怯決自家生死。
別人英勇衝殺,他們也跟著朝屍首紮上兩刀,與有榮焉;別人怯戰逃遁,他們就不得走脫被碾成肉泥,肝腦塗地。
所以楊耀的理論是,只需要殺死敢於搏殺的三個對手,就能取得騎兵戰鬥的勝利。
這種不要當笨蛋的邏輯經過長久灌輸,已成為練兵馬營的共識,而敵軍的左翼、中軍統統退避,更加堅定了馬營軍士的認知。
當馮大奎拖著騎矛挎帶衝破兩層騎兵阻隔,面前豁然開朗,敵騎的後援部隊已經轉向逃遁,左翼、中軍在被追擊中散開陣型,人們爭先恐後向本陣逃逸。
他緩緩馳出二十餘步,收回騎矛向上挺起,向本部軍士下達重新整隊的命令,撥轉馬頭向戰場中間看去。
幾匹無主戰馬在屍首旁發出悲嘶,還有幾匹對舊主毫無留戀的馬兒向四周散逃,更有幾匹傻馬根本不股主人落馬,跟隨敵陣重新集結。
馮大奎沒有重新清點軍士,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己方隊形寬度並未縮小太多,敵騎兵力比他們多,但寬度窄了不少。
操典沒有騙人,不論敵我,都沒那麼多悍不畏死的好漢,更多人在交鋒中只顧撥開敵矛,但元帥府的好漢顯然更多一些。
這極大堅定了馮大奎的信念,同時也讓更多士兵勇敢起來:儘管敵眾我寡,但他們沒用的笨蛋更多。
他發出大笑:“看來敵軍的好漢都在我們這,他們膽怯了,兩排橫隊,繼續撞擊!”
橫隊幾乎沒有變化,只有兩名長杆在衝撞中被摧折的馬兵退至四步間隔的第二排,持握腰刀準備衝撞。
儘管董學禮在交鋒中撥開了對手的騎矛,但他遠不如馮大奎更加堅定,因為他的馬隊經過少量死傷,陷入了被前後夾擊的窘境。
他身後是馮大奎重新整隊的騎兵,面前是楊耀麾下第二批次的百總繼續奔來。
而他的後援部隊已經統統撥馬回頭,但怯懦者回軍逃竄,迫於無奈的勇敢者只剩深陷敵陣一條出路。
既來不及整隊,也來不及清點傷亡,董學禮匆忙間撥馬回頭,不敢繼續向敵陣深入,在部下脫臼的痛苦吼聲中下令,向本陣回沖。
哪怕面前只有馮大奎一部的阻攔,他們仍然被撞得肝膽欲裂,人們在驚慌失措中把長矛掛在胳膊上,沒有幾個人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