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李玲的信後,外公外婆這幾天格外興奮,他們無法想象李玲現在是什麼狀況,一個知青,怎麼會有能力贍養兩個老人?越是疑惑,越想趕快見到李玲。外婆把家裡都收拾好了,把西廂房騰出來,讓妹妹過來住,也算看家吧,妹妹家離鎮上七八里地,她的孫子孫女都在鎮上上學,省的來回跑了。 培元的到來,令外婆欣喜不已,培元看到家裡都收拾好了,就等著出發了。 培元說:“我想在家裡住幾天怎麼樣?” 外婆說:“住多久都沒問題,可這裡有什麼好看的?” 培元說:“我們和農科院合作,建立了實驗基地,李玲現在負責玉米和小麥的育種工作,已經開始了,我們還有養殖場,養豬養雞還養兔子,外公是行家,我想請教一下下一步該怎麼幹,這邊有什麼可學習和借鑑的東西,比如兔子深加工,我原來想做罐頭,又覺得南方的臘肉臘腸不錯,豬肉可以做,兔肉也應該可以吧?還有水稻,我們那裡市郊也有種植,這些事情外公肯定會有高見的。” 外婆說:“臘肉臘腸有什麼稀奇啊,這邊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外婆也年年做啊。” 培元說:“太好了,那我們就聘請外婆做我們養殖場的技術員,您和外公,李玲都是農業技術員了。” 外公說:“你們的情況李玲在信上都說了,我也真替你們高興,連我的心都有點躁動了,你就住下,咱好好聊聊。” 外公陪著培元,鎮子上,山上。田間,湖邊,到處留下了祖孫二人的足跡。兩天時間就逛遍了這個皖南小鎮。 外公問:“兩天了,你有什麼感受?” 培元說:“這裡太安靜了,真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如果在這裡長住下去,我不知會不會耐不住寂寞?” 外公說:“你是有些累了,才能有短暫的喜歡安靜的需求。” 培元說:“是的,我這幾天一直在想,李玲還能重新融入這裡嗎?” 外公說:“你覺得呢?” 培元說:“很難,因為她的青少年時期都是在安平度過的,應該算是安平人了吧,所以,我們很想外公外婆也能去安平住住,希望你們能喜歡那裡。” 外公說:“你們能有這份心意,已經令我和外婆很欣慰了,你沒看到外婆早就迫不及待了嗎?我也早有準備了。李玲說你們那裡灌溉條件不錯,我想種水稻應該沒問題,我準備了稻種,讓李玲在安平也能吃到老家的大米。還有一樣東西,你知道黃山貢菊嗎?” 培元說:“只知道貢菊,不知道貢菊出自哪裡。” 外公說:“貢菊又叫黃山貢菊,我們這裡就是主產區,北方的泰山貢菊,也是從這邊引種過去的,所以說,你們那裡也完全可以引種。黃山貢菊被中國藥典譽為“菊中之冠”、“民族瑰寶”,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功能,實為藥用和飲中之佳品。圍繞它大有文章可做。” 培元說:“太好了,外公真是錦上添花啊。” 外公說:“原本想明年再告訴你的,我覺得你們現在已經一鳴驚人了,應該好好消化現有的專案,其他的專案暫時不要考慮了,要細水長流,而不能江郎才盡。” 培元說:“外公說的太對了,來之前我和李玲就是這樣商量的,所以才抽身跑到安徽來啊。” 外公說:“種水稻和貢菊,可大可小,做著看吧,我也這把年紀了,能發揮點餘熱就發揮點吧。” 培元說:“您和外婆身上都有巨大的能量,別的不說,單說對李玲的影響就大的不得了,你們去了,她得感到多麼幸福和溫暖啊。” 培元回到家,爺爺奶奶見了外公外婆很高興,尤其爺爺和外公好像老熟人久別重逢似的,十分談得來。 奶奶說:“至中回來了,在醫院住著呢。” 培元說:“怎麼回事?” 爺爺說:“膽囊炎,已經沒事了,你姑姑和小義把他接回來的,你去醫院看看吧。” 培元走進病房,至中正和李和平聊的熱鬧,培元說:“怎麼回事?” 至中說:“當時疼的厲害,公社衛生院又沒什麼辦法,實在忍不住了,只得給江姨拍了電報,江姨就把我接回來了,現在已經好了,江姨說多住幾天,徹底消消炎。” 培元說:“我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