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頂級公文的威力
當天晚上徐學聚就把書信寫好,第二天便著人寄往京城。
在書信之中徐學聚特意點出了王文龍在這篇文章之中的貢獻,這也是他想要幫助王文龍的做法。
對此王文龍並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會反對。
齊、楚、浙、東林黨哪家對他滿不滿意,於王文龍來說其實沒什麼區別。
王文龍的身份並沒有什麼涉入朝堂太深的問題,他就是個監生而已,基本是遊離在朝堂之外的人物,只要不去作死很多事情都牽扯不到他身上。
而以後他寫的書越來越多,在事上引起的討論也會越加熱烈,他沒有太高的功名,反而更方便做事。
就好像李贄一樣,辭了官才可以寫那麼多文字,如果不是因為攻擊程朱理學太過於辛辣寫也就寫了,而他即使隔三差五罵朱熹也要寫到七十多歲才終於被抓起來。
但李贄如果還留著官身,別說寫到七十多歲,能活過五十就算不錯。
……
徐學聚的文字送到京師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王文龍的文章已經在京城之中引起紛紛議論。
京師亂作一團。
常州文告的餘波遠未過去:大家結黨在一起互相鬥爭,有的人對這篇文章大家稱讚,有的同意王文龍的文章中部分觀點,有的卻斥王文龍浪筆亂言。
罵完王文龍後許多議論又轉而攻擊內閣,認為內閣不該和稀泥,應該要用票擬的權利在聖旨之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如果真這麼做了,內閣的聲音但凡傾向哪一派,其他派別肯定會把內閣罵慘。
趙志皋到文淵閣坐了兩天就又回家養病了,偌大的內閣再次只有沈一貫一個人做事,沈一貫被吵的一個頭兩個大。
這時沈一貫終於接到了徐學聚從福州寄來的書信。
徐學聚在信中先是委婉建議他上疏表明態度,然後又不居功的表示王文龍寫篇了上疏或可參考。
“又是上疏……”沈一貫聽到這詞腦袋就開始疼。
沈一貫知道此刻他最好的做法就是上疏表明自己態度,但偏偏他又知道萬曆忌諱言稅監之事,上疏內容萬一一個不小心就會觸怒皇帝,這文章可是萬分難寫。
他對於王文龍的文章沒有抱多少期待。
沈一貫自己的叔父沈明臣就是萬曆年間三大布衣詩人之一,作為浙江名士,沈明臣當年就以秀才功名進入胡宗憲府中做幕僚,曾經和名滿天下的“有明第一卿客”徐渭徐文長共事,躋身俞大猷、戚繼光等一代人傑之中共理浙江。
沈一貫從小和伯父在幕府出入,對於這些知名幕僚的能力也是十分清楚。
幕僚們人才、水平都是有的,但即使驚才絕豔如徐渭,文章花團錦簇,但他們在寫公文的本事上依舊平平。
最簡單的道理——若是徐渭能夠寫出好公文,自己科舉當官就行了,何必給人當幕僚?
沈一貫以為王文龍此文大抵也是如此。
但好歹徐王也是從福州千里迢迢寄來書信,沈一貫還是給予應有尊重。於是他叫來自己府中卿客,將王文龍和徐學聚合寫的上疏遞過去。
“我今日頗費精神,沒心力看文字,還請先生念來。”
那卿客點點頭,雙手捧過,稍瀏覽了一眼,便開始念。
沈一貫最開始並不對這文章抱什麼希望,只是在那兒閉目養神,豎一隻耳朵,但是聽著聽著他就漸漸睜開眼睛。
沈一貫臉露驚訝,而給他讀文字的卿客也是眼睛發亮。
這文章太好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文章水平比如今朝堂之上紛紛擾擾的各派上疏水平,不知要高多少,不光是文采上優勝,在“持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