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擊,一舉收復了遼東、遼西,大敗渤海、高句麗、契丹,更威懾震服韃靼、奚。
志得意滿的李儇甚至因此心中升起一股雄心壯志,開始對朝堂政事有了渾厚的興趣,整日在之間,探討形勢,佈置方略,只待高駢徹底的掃蕩東南的草賊之後,便要親征遼東,將契丹、渤海、高句麗一舉掃滅,收復此漢之舊地,然後挾此大勝之餘威,動手收李璟之兵權,削河北之藩鎮,去掉大唐百年之患。徹底改變唐宗皇帝安史之亂以來百年沉痾,開創大唐中興,再續大唐盛世。
如此將養數年,積蓄國家財力,勤練將兵,修繕戰備,只待休養之後,便徹底的取消地方藩鎮手中權力。將權力重新收歸於皇家朝廷。恢復唐室之威嚴。
只待天下太平。國富民強,時機一到,大唐將再調大軍,恢復西域,甚至要與大食軍隊再來一次恆羅斯戰役,討回當年之辱。
李儇幾乎已經看到自己將來在歷史上的評價,能與唐太宗比肩,甚至不比秦皇漢武遜色。
每次想到這些。李儇便不由的熱血澎湃,激昂萬分。
然而,到了乾符五年底,天下形勢陡轉直下。
河北三鎮叛亂,轉眼河北就多了四位反王。
而河北四鎮叛亂訊息傳來後,更是禍不單行,東南原本節節勝利的高駢,卻突然被黃巢一戰喪膽。
黃巢十萬大軍已經越過長江,穿過了高駢的防區,一路殺到了淮水南岸。
而被朝廷倚之為柱石干城的高駢高侍中。卻手握五萬兵馬,退縮長安城中。擁兵觀望。
李儇很清楚,高駢並不是因為張璘兵敗之後就喪膽,張璘是在學李璟。
李璟坐擁二十萬軍隊,河北叛亂訊息傳出,天子派人詔李璟軍隊入關。結果李璟卻以滅高句麗更重要為由,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荒唐理由拒不聽旨。
忍著心中的憤怒,李儇給李璟加東北道兵馬元帥,河北道兵馬元帥、河北四面行營兵馬都統的重職,將原本剛解除掉的軍權兵馬重交還給李璟後,李璟終於肯出兵了。當然,明面上,李璟是因為他已經滅掉了高句麗而接受皇帝的詔令出兵。
可李儇沒高興不久,李璟重新得到兵權之後,雖然已經同意出兵。可到現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李璟的軍隊卻還依然分散在遼東各地。他再次派去催促的使者上奏稱,李璟還在調動集結兵馬。
有李璟這樣的惡劣,朝廷另一位‘名將’高駢也開始有樣學樣了。在對付黃巢的關健時候,他退縮於揚州城中,給草賊讓出了北上中原的大道。
高駢表面稱黃巢勢大,賊軍六十萬。但實際上主要的原因卻是他害怕他與黃巢做戰之時,李璟駐紮在長江口的三萬鎮**會乘機對他不利。另一方面,高駢卻也學李璟,更想儲存實力,擁兵觀望。
然而自高駢退縮揚州,拒不發兵的訊息傳出之後,禍不單行,更多的噩耗傳來。
面對黃巢兵馬的北上,天子接受了盧攜宰相提出的建議,集結中原兵馬在淮河北岸的重鎮泗州憑河防禦。這個計劃,看起來確實比任由黃巢突入河南之地,或者給黃巢加封廣州節度使這樣的建議更合理。
盧攜一大早起床之後,眼皮就一直跳個不停。早早的剛走入禁中政事堂的院中,宰相豆盧瑑就焦急的迎了出來,“子升,大事不好。”
盧攜今年已經五十四歲,三十二歲那年中的進士,然後一直官運不錯。做過御史也當過長安縣令,如今擔任著翰林學士承旨,門下侍郎兼任兵部侍郎,弘文館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再次復相之後,盧攜盡掌朝中軍政大事,他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相國鄭畋與王鐸所任命的潼關以東,汝、陝、許、鄧、汴、滑、青、袞等州都換了統帥。
朝中沒有了鄭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