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行四大行,下面甚至還有米行、麥行、粟行、菽行、喬麥行、薏苡行、稞行等小行。
紡織品行,分的更細,小彩行、絹行、布絹行、絲綿彩帛行、大彩行、絲綢彩帛行、絲絹彩帛行、絲綿帛絹行、彩絹行、布行、新絹行、大絹行、小絹行。
另外還有幞頭行、屠行、雜行、五熟行、角行、生鐵行、肉行、炭行等,馬行、牛行、驢行等等。
除此處,還有許多是鎮**專有特產,幾乎都是屬於專營。
登州市場不但聚集中原各種商品,甚至就連海外蕃國的商品也是齊備。如今大唐沿海,南方以廣州商貿最繁華,而在東南則以揚州最富,北方唯以登州最繁華。再往北。則還有都裡鎮。
登州甚至已經成為了整個北方最大的商品集貿市場。據最新的統計,登州現在的流動人口中商人佔了大多數,鎮**內的二十六縣,主要是登州和遼南沿海幾個港口,各地商人多達三十萬人之眾,而其中光是各國的蕃商就達到近二十萬人,其中甚至有多達十萬左右,是大食、拂林等國的遠洋商人。其中大部份是從海上經印度洋到廣州,然後再沿海到達登州。剩下的有一部份,則是沿著絲綢之路,從西域到達長安,然後一路到達登州。
如果說,長安百萬之民,到處都是前來中土淘金的胡人,大唐的百姓早已經習慣。可現在,登州的胡人甚至比長安更多,胡商、胡姬。甚至還有大量的胡人前來讀書。不過鎮**有規定,胡人在鎮**內。必須得是長住滿三年,且申請取得登州戶口後,才能娶唐人為妻和納唐人為妾。而要想在登州讀書,必須擁有登州戶口七年以上,才能讀書。且在登州讀書後,不得再離開大唐。漢唐人娶胡女則不在此列。
如今的登州,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胡人。裹著頭的大食人,深目高鼻、金髮碧眼的拂林人,全身如黑灰的崑崙奴。
粟特商人,大食海商,胡姬、新羅婢、崑崙奴、回鶻馬僕、高句麗護士
李璟今天穿了一件後世普通的不得了的棉襖,棉布衣裡面夾填著棉花,穿著不太起眼,甚至不如皮草暖和。但這套衣服卻極為珍貴,甚至比起貂皮的還貴重許多。
棉花早在數百年前就已經傳入中原,但多隻是種在皇家的花園裡當做是觀賞之物。大規模種植根本沒有,唯有西域才有許多棉花種植。不過西域人稱棉布為白疊布,這種布在中原賣的極貴,甚至價比絲綢。以至於,在中原,那是極富貴的象徵,甚至有唐朝宰相在臨死之前,夢到自己穿上了白疊布做成的衣服。許多詩人,也將這白疊布寫入了詩中。
登州的商業範圍如此廣闊,又有驍騎司的幫助,李璟也便讓他們收集各種農作物的種子。其中棉花、占城稻等幾樣東西就在李璟交待的重點收集之中。不過事情也不算太麻煩,利用商貿之便,鎮**拿到了許多種子,甚至今年已經收穫了第一批棉花和占城稻。
用收穫的棉花,李璟讓工匠製出了新的專用去棉籽和紡棉紗的織機,最後紡出棉布,做成了棉布,裡面填上棉花。一開始,李惠兒幾個還覺得棉布沒有絲綢舒服,可見到李璟讓人做出的第一套棉襖既美觀大方,同時更加暖和之時,立即便讓李璟給她們一人做了一套。
穿著這套棉襖,頭上戴了頂棉帽子,腳上蹬著一雙大棉鞋,再戴雙棉手套,雖然寒冬臘月,可李璟卻絲毫感覺不到冷。
棉花是個好東西啊,得選育出更好的種子,在遼南的那些不太適合種糧的新開墾地上種棉。以後要開發遼東,遼東的寒冷氣溫是個大麻煩,若是有了棉衣,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雙手套在袖中,李璟就如同是那無數前來登州尋找商機的外地商人中的一個。站在街頭,哈了幾口的白氣,李璟左右打量著登州的街道。與新登州城比起來,這舊城處處顯得有些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