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保羅的計劃中,麥哲倫這一次遠航,一旦和鄭和艦隊相遇,就是剿滅對方世爭的最好時機。
不過保羅自身計算因為諸葛一的逆命而產生了偏差,面對還處於全盛狀態的鄭和,麥哲倫艦隊沒有半分攻擊的理由。
這不是資本主義的習慣,他們喜歡冒險,但不喜歡同歸於盡。
另外一邊,鄭和這一次也沒有去搭理對方,這一次他並非為了宣威天下,而是想要將自己的理念布行四海。
在這種情況下,鄭和自然不會在意麥哲倫艦隊是否挑釁自己,實際上,對方也沒有挑釁。
兩支艦隊就在這種情況下,相交而過,猶如兩根不會交集的平行線一般。
當然,在相交的過程中,少不了兩邊火炮的轟鳴之聲,最終依舊是鄭和一方稍勝一籌。
畢竟是國運大勢為基礎打造的艦隊,哪怕是精簡了絕大部分依舊不是麥哲倫艦隊可以比擬的。
半日之後,兩支艦隊徹底離開了對方,一個由東向西進入了資本所掌控的海域,一個由西向東進入了大明朝貢海域之內。
當大明艦隊第一次進入到資本控制的海域後,鄭和就驚訝地發現,他想象中的西洋各國、各族沒有出現,有的僅是一個又一個的殖民地。
失去了大明國運之龍以及大明大勢之力的加持,縱然擁有一支比較強大的艦隊,在面對已經成體系的殖民地面前也顯得有些無力。
這種無力,就是真正世爭所產生的挫敗感。
這一點鄭和並不知道,但每當他將自己的和平共繁的海洋生存理念宣揚之時,得到的並不是稱讚與敬佩。
而是赤裸裸地嘲諷!
那些已經成為資本家的【船員】對於鄭和的理念可以說是不屑一顧,在這方面,鄭和這一次入西洋麵對麥哲倫打下的蒼生基礎,可謂完敗。
這點,從半空中世勢長河的影像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來。
那代表著諸葛一這方的白色寶船雖然依舊是非常渺小,在世勢長河中如同暴風雨中的一葉扁舟,縱然外形是寶船,卻也感覺隨時可以顛覆。
對此,鄭和雖然深感無力,可此時對於他來說,卻並不絕望,因為只有對比過後他才有自信地說,自己的道路絕沒有錯。
看著那一個個被當作牛馬販賣的奴隸,看著瘋狂掠奪發展的資本,鄭和自知無法改變對方,但他依舊每到一地,都將大洋彼岸的東方傳說當作故事說給了每一地之人。
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不屑一顧的奴隸主、資本家,這些由最初【船員】轉化而來的成功人士,對於這些傳說根本是當作笑話,大多數人都是在意東方那邊到底有多少財富可以讓他們繼續掠奪。
要不是鄭和艦隊雖然精簡,其本身強度依舊是冠絕這片海域,可能他們早就先把鄭和給“資本化”了。
但聽到這些傳說故事的人中,同樣有那麼一些人,這些人是出身於各個大陸的【農民】土著。
他們如今的身份基本都是奴隸,好一點的也是被瘋狂壓榨的工人,這其中甚至有不少曾經是部落的貴族上層。
那東方的故事對於這些人來說,不是那天方夜譚,而是黑暗中的唯一的那一點點希望。
雖然,以他們現在半死不活的狀態有了希望也是枉然。
鄭和的西行確實不順利,這被他給予最大希望的最終航行,幾乎可以說是鄭和七次下西洋以來收穫和成果最小的。
但,有時候有了對比,失敗也就顯得就那麼一回事了。
如果說鄭和的西行叫做不順的話,麥哲倫的東航堪稱災難。
一貫以來麥哲倫賴以生存的一套,在僅僅剿滅了一個部落之後,就彷彿捅了馬蜂窩。
作為侵略者,麥哲倫真正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