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蟋蟀

大家應該都看過這麼一個故事吧?小時候,是在《伊索寓言》還是《一千零一夜》裡面的來著?

……

大概就是說,有一隻螞蟻,還有一隻蟋蟀,螞蟻整天忙著不停的搬運食物,過的很累,蟋蟀則是天天拉著小提琴在那裡悠閒的唱著歌,

蟋蟀看螞蟻工作那麼累,說,現在到處都有食物,你為什麼不休息下來,玩一會兒呢?……螞蟻說,我在準備過冬的食物,沒功夫玩兒……

然而等到了冬天,下雪了,哪裡都找不到食物了,……飢寒交迫的蟋蟀快要死了,於是去敲螞蟻家的門,想要借點兒糧食,……螞蟻說,你早幹什麼去了?還是繼續唱你的歌兒吧!

……

給小孩講這故事麼,講的道理就是,人要勤勞,不要懶惰,還要有遠見,不要只看眼前,要注意未來潛在的危機,要有長久的打算以備來日什麼的,

但是在另一些人的眼裡,他會有另外一種解讀方式,

……

螞蟻是普通的底層勞動者,種地的農民,從事體力勞動生產的工人,為了掙錢養家,平日工作非常辛苦,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專案,

而蟋蟀則是浪漫的理想主義者,藝術家什麼的,不想要活的那麼累,想要享受生活,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這文中的蟋蟀確實是一個藝術家的形像麼,它在拉小提琴,是一位有很藝術細胞的音樂家,

但是螞蟻的生活方式,相對過的比較穩定,……在災荒到來時,還可以憑藉平時的一些儲備來勉強支撐過活,

蟋蟀的生活則不穩定,他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大環境好的時候,太平盛世,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技能,過的很輕鬆,很開心,但是在遭遇變故時則缺乏應對措施,比如戰爭或者經濟危機時帶來的失業潮,……人都吃不上飯了,誰還去搞藝術啊?誰還聽你拉小提琴啊?

但是熱愛音樂的蟋蟀,寧可餓死,也要拉它心愛的小提琴……

……

戴成龍樂隊的一眾樂手們,好像就是這麼種情況,……他們八個人,清一色的是正經音樂學院畢業的科班生,都是有學位,有職業等級證書的,

學音樂的當初,不是為了應對家長,不是為了高考加分什麼的,而是純粹對於音樂的熱愛,才選擇了這一條路,……當同時代的學生都在努力學習英語,學習商務,學習電腦程式設計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學習樂器的演奏……

但是,到了畢業以後,面臨就業謀生的時候,……他們所學的技能,相對之下,競爭力就不如別人了,

說不好聽的,樂手,在古代,就是伶人,藝伎,下九流的行當,……搞音樂的人,能混出名堂的人,能成為藝術家的人,太少了,就是能在正規的樂團裡領工資的,也太少了,……畢竟現在這個大的環境,能真正去欣賞藝術的人,太少了,

大多數學音樂的人,只能是在民間一些樂隊中,婚喪嫁娶紅白喜事的時候去接活兒演個出,掙幾個餬口的錢,千篇一律的,吹幾首“婚禮進行曲”“葬禮進行曲”什麼的就完事兒了,然後下班收工……,想要演奏一些自己喜歡的專業曲目,什麼舒伯特,貝多芬什麼的,不好意思,人家聽不懂,沒有那個觀眾,也沒那個時候

而且你就是水平再高,也不見得會有你相應的演出舞臺,很多時候,你吹的再好聽,下面觀眾也就是聽了一樂,外行看熱鬧,他不管你有多高水平的,更多的時候只是請個樂隊在那裡走個過場而已,根本沒人聽你的,吹錯了音也沒人在乎,你只要在那裡擺個樣子就行了,……只有真正碰到內行人的時候,才有人會稍稍留意一下,噢,這是莫扎特的第幾第幾樂章,

……

就是因為心高氣傲啊,戴成龍樂隊眾人,他們組成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