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寢,
……
之所以用“陵寢”這個詞,是因為整個的中山陵,無論是其選址,還是其造價耗費與工程的規模製式,都與古代帝王陵墓相差無幾,
區別於皇陵,中山陵不用代表古代皇家顏色的黃色琉璃瓦,而改用藍色,墓道兩旁也不設守陵的俑人石像,……其餘牌坊神道碑亭祭堂乃至墓室上方的“寶頂”,都與皇陵相類,……
孫中山一生致力於革命,推翻滿清,終結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帝制,然而死後,卻受到了古代皇帝一般的待遇,這個大約就不是其本心了,其實孫中山的想法,只是“向國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軀殼爾”,也不知道當年主持修建的那幫人是怎麼想的,……別說孫總理無心稱帝,連稱過帝的袁世凱,他的陵墓都及不上中山陵這樣的規模,
當然了,現在的中山陵,也與很多古代皇陵一樣,成為了對遊人開放的公園了……
其實從前汪兆銘的墳也在這一帶,然而當年蔣委員長還都的時候,說,國賊怎麼可以陪葬在國父側畔?……於是派人掘墓劈棺,銼骨揚灰……
……
當然了,人活著都是要死的,古代的皇帝,都是在生前就給自己大興土木的修建宏大的陵墓,據說明朝的萬曆皇帝,他的一生中,一共就出過兩次北一京城,……第一次,是在他的陵墓修建完成了以後,他過去視察工程,第二次,就是在他死了以後,被人抬著埋那兒去了……
當然了,皇陵大多都是有豐富的陪藏的財寶的,如今有不少已經成了博物館裡的展品,還有不少則是便宜了孫殿英之流……,
以陵墓之華麗,造成的後果往往是事與願違,……當年萬曆皇帝下葬時候頭上戴的金絲翼善冠,現在已經被拿出來給人展覽了,至於萬曆的屍體,則早都不知道哪裡去了,……埃及的金字塔堅不可催,法老的木乃伊被滿世界展覽,曹操多疑,設疑冢七十二處,因為平日裡挖別人的墳太多了,生怕自己死後也是這個下場,於是下令將自己薄葬,並葬於貧瘠不易耕種之處,結果最近幾年還是讓考古的給挖出來了……
……
以前說過,風小葉也是活著就給自己修了墳墓,而且還不止一處,……不論在以前的文章裡給人的印象如何,但是在某些方面,風小葉其實是個很害羞的人,
他這個人,雖然經常在外面旅行,去過的名勝景點也不少了,但是從來沒有留下過什麼照片,也從來不和別人合影,甚至於連名字都不願意告訴別人,……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很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存在,
因為他這個人是很“害羞”了,自然也不會在死後給人留下什麼墳墓來讓人“瞻仰”“祭拜”的,……葬者,藏也,他的想法,就是在死後能把自己給藏起來,不讓人發現就好了,……他給自己修的墳墓,都是不封不樹,非常隱蔽的,不求華麗壯觀,只求讓人找不著,別讓人看到我死後的樣子就行……
……
碑亭……歷代皇帝死後也是在其墳前豎“神聖功德碑”的,但是這塊碑上,並沒有什麼“文成武德”之類的碑文,底坐上也沒有馱碑的大王八,墓碑上只寫了“年月日,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幾個金色大字,碑後無字,當然了,一般皇帝的“神功聖德碑”這裡,現在都已經被遊客投滿了硬幣了……
碑頂部的青天白日徽,原先是浮起的陽刻,後來被歹人破壞,修復以後,則變成了下陷的陰刻了……碑亭後面則是長長的石階,沿著山體,不提,
走到中山陵的最後,也就是祭堂了,祭堂兩側的“華表”,是隻有歷代帝王才能用的,因為孫中山不是“真龍天子”,所以上面沒有龍形,祭堂後面,則是半園形的墓室,……也就是“寶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