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個聲音從城牆上傳來:“來者可是陸大人?”

“老朽正是陸文遠。”陸文遠從車裡出來,仰首應道。

“陸大人請稍候。”城牆上的聲音甚是驚喜。接著江凌她們便聽到城牆裡麵人馬嘶叫,似乎在調兵遣將,一片忙亂。正疑惑間,城門大開,先從裡面出來一隊身披盔甲計程車卒,其中一人對馬隊拱手高聲道:“請陸大人快快入內。”

只看這嚴陣以待的架式,秦憶心中便不敢稍有鬆懈,急令車伕將馬車駛入,馬隊再魚貫而入。當走在最後的張強準備進入城門時,流民頓時如潮水般湧向城門。

“如敢上前,殺無赦”從城裡出來計程車卒高聲喊叫,揮舞著兵器,將人群揮退,欲要將城門關上。卻不想流民們手裡早已準備石頭泥塊,雨點一般向士卒砸來。幸虧這些士卒有備而來,穿上了盔甲,這才無人傷亡。急急將城門關上,裡面的人全都鬆了一口氣。

“陸大人。”陸文遠的馬車剛停,便有幾名官員急迎上來。

“呂大人,這城裡城外何以勢成水火?”陸文遠從車裡出來,臉色極為不愉。

一中年男子上前一步,伸手扶了陸文遠一把,嘆道:“天氣炎熱,雖在河裡打撈了幾天屍體,但疫病隨時有可能來襲。城裡人口眾多,某不敢有絲毫疏忽,只能採取權宜之計,緊閉城門。而此時,也還不到施粥的時候。再過幾天,待將粥施了下去,百姓們的情緒便不會這麼強烈了。”見陸文遠不再說話,又道,“陸大人遠道而來,請再上車入城先做休息。”

“防治疫病的藥物可曾發放?”

“已放。”

陸文遠點點頭,雖臉色仍是不好,卻不再說話,跟各位官員拱手見禮後,便又重新上了馬車。

“姑娘,這些人明明沒有吃的了,為何官府卻說還不到施粥的時候?”入畫在馬車裡聽得呂大人的話,好奇地問。

江凌搖搖頭。前世她雖沒有做官,但官場上的很多潛規則她是知道的。看正直的陸文遠對過幾日再放糧並無異議,就知道這必是唐朝受災放糧的定例。至於是怎樣的規矩,她卻是不知,也不想知道。剛才看到災民們被拒之城門之外,官城卻不放糧,她的心緒就一片煩亂。來到大唐已久,生活狀況的漸漸好轉讓她很少再去回想現代的事情。可這會兒,她想起二十一世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情景,忽然很想很想回到現代去。

自進了城,秦憶肩上的擔子便卸了下來。有呂大人騎馬走在陸文遠車旁,他便退了下來呆在江凌馬車旁邊。此時聽見入畫的問話,再透過簾縫看到江凌臉色不好,暗歎一聲回道:“受災之時,朝庭放糧,是有一定規矩的。此時災民剛剛逃離家園,多多少少會帶有一些吃的,所以不必放糧;待過兩日,估計災民的糧食已吃完了,就得開始放糧。不過這時只能放稀粥,否則時日一長,岳陽城裡的存糧也支援不了多久。百姓們有稀粥維持性命,就會呆在城外,不會到別的地方去成為流民,甚至流寇,也不會因為趕路而死在路途中。”

江凌看到秦憶投過來的憂慮的眼神,強按下心裡的煩悶,轉頭道:“可只吃稀粥,這樣半飢不餓的,時間久了,那些人怕是支援不了。官府就不怕他們自殺或挺而走險搶劫城池嗎?”

秦憶讚許地看她一眼:“凌兒思慮得極對。所以,稀粥放了一段時間,便要放稠粥了。放稠粥標準是‘插筷子不倒’,也就是說,粥煮好後,將筷子插進去,這筷子不倒,粥的稠度就夠了。有了這些稠粥,百姓們情緒就會安定下來。但如果這樣的稠粥一直放下去,哪怕是洪水已消,各地災情已過,百姓們也不願離去。如是這樣,耕種不及時,到了來年,他們還得以乞討為生。所以為了不讓他們耽誤農活,到得這時又要放稀粥,百姓們見這裡再沒有飽飯吃,自然返回家鄉耕種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