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陳揚的腦海深處跳出一段資訊:白芳禮,河北省滄州滄縣白賈村人,1913-2005,從1987年開始支教助學,以74歲高齡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幹起了個體客運,直到逝世前一年2004年,2009年中國百位感動中國人物之一,2011年感動中國特別獎獲得者。
這是一段很奇怪的資訊,很簡單,也不是很完整。從這個死亡時間來看,這位名叫白芳禮的老人2005年就去世了,居然到2009年才評了一個百位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到2011年才得了個感動中國特別獎。陳揚很納悶的是,為什麼人死了之後才會被得獎,難道又是所謂的“蓋棺定論”在作怪麼?不是有個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麼,那個特別獎又是怎麼回事?
這段資訊裡清晰的顯示,1987年這位白芳禮老人已經是74高齡了,一般的人在這個時候都已經是混吃等死了,可這位老人卻要反其道而行之,以如此高齡幹起了三輪車這個苦力行業,並且將得到的所有款項連同退休金一起捐助給那些貧困學子們,資助他們。隨著陳揚的層層回憶,陳揚得到的資訊也越來越多,陳揚記起來了,自己在重生前是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白芳禮老人的故事,只聽了個一鱗半腳就已經是深受感動,隨後還專門在網上查詢了關於老人其他的一些詳細事蹟。
前世在感情方面已經有些冷漠麻木的陳揚在看到老人的生平之後,居然深深的為之痛哭了起來,就像前世父親陳德榮剛去世的那一刻一樣。老人帶給了陳揚深深的感動,一個老人,能這樣不辭勞苦的幹著那些苦力活,只為了援助那些素不相識的貧困學子們,這是一種怎樣高尚的情懷?
而且網路上爆料出來的肯定不是全部,現實生活中老人做的可能會更多,但是就是這樣的人物,居然也評不上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揚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看了看其他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有幾個確實當的起這個稱號,但是大多數的都不如白芳禮老人做的好,至少在陳揚心中是這麼認為的。陳揚萬萬沒有想到,連這個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也有這麼高的門檻的,就因為白芳禮老人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老人嗎?貌似評選這個應該不需要什麼大學本科學歷之類的資格認證吧!
在陳揚看來,就算是那些評選成功的那些感動中國人物可能確實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那種程度還稱不上是感動,起碼還感動不了陳揚。在陳揚看來,就算是那個在山上種樹種了二十年的老黨委書記楊善洲的貢獻也比不上白芳禮老人,楊善洲種的是樹,樹是死物,而白芳禮老人幫助的是人,雖然在價值上前者給國家創造的財富更多,有二十億之巨,雖然也很偉大,但是還不到能讓陳揚感動落淚的程度,而白芳禮老人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讓陳揚止不住的感動,相比而言,白芳禮老人做的事情更值得稱讚,精神也更值得發揚,至於其他感動中國人物,陳揚實在是想不出有感動的理由,不管別人怎麼想的,至少陳揚的心裡只認可白芳禮老人的行為,只為這些事蹟真正的感動。
再次得知了這段資訊,陳揚不禁在心裡感到深深的羞愧,為什麼要到現在才知道這個事情,如果是早一點想起這段事情,老人也許可以少做一些這樣的體力活,甚至可以在陳揚他們的幫助下能稍微享點清福,無論怎麼樣,援助支教的這種事情都不應該由這個現年八十多歲近九十的老人來承擔。
好在現在還不算太晚,老人應該還活的很健康,有些事情還來得及做。剛到別墅的大門口,陳揚掏出手機,撥通了飛揚慈善基金負責人劉鑑潮的電話:“老劉,明天你有空嗎,我有點事情想要和你一起去辦。”
劉鑑潮雖然不知道什麼事,但是還是在電話裡說道:“明天我倒沒什麼事,就算有事也可以安排其他人來做,發生了什麼事嗎?”
陳揚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