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從身能從心,由己仍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方寸,秤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彼不動,已不動,彼微動,己已動。勁似寬而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人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展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便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

吳秦笑:“這是愣枷經地話。”

古青龍意外道:“哦?這你都知道?”

吳秦:“因為練瑜珈,我研究過佛經,連梵語都學會了。”

古青龍:“哦……其實這當然都是似是而非,真正的精神控制應該跟腦波還有其它未知的因素有關,比如量子力學裡面的同謀粒子,你聽過嗎?”

吳秦:“沒有。”

古青龍:“這裡牽涉到物理學世界裡最大的一個矛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矛盾。愛因斯坦終其一生也未能將這個矛盾解決。至今,這個矛盾仍然困繞著物理學家。”

吳秦:“這是怎麼樣一個矛盾?”

古青龍:“相對論裡最重要的基石就是:光速是不可超越的速度上限。而在量子力學裡,只有存在超越光速的訊號,才可能解釋得了很多微觀世界地實驗問題。其中最著名一個闡述來自於1935年美國《物理評玲的第47、48期上分別發表了兩篇題目相同的論文:‘物理實在的量子力學描述能否認為是完備的?’在47上署名的是: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在48期上署名的是玻爾。EPR是前三位物理學家姓的頭一個字母,也就是他們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聞名物理學界的EPR悖論。

這個悖論是這樣描述的:假設一個單一地穩定粒子炸裂成兩個相等的碎片A與B,量子原理裡面著名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顯然不准我們同時知道A或B的位置與動量。然而由於作用與反作用定律(即動量守恆),對B動量的一次測量可以用來匯出A的動量。同理,根據對稱性,A離開爆炸點運動地距離等於B運動的距離,所以,B地位置測量揭示了A的位置。

在B處的觀察者是自由的,他可以隨時想對B做測量,既可以是位置,也可以是動量。然而問題的關鍵是,如果A和B已經分開飛過非常長的路程(比如十萬光年),邢麼人們就不願假設對B的一次測量能夠影響A。至少A不可能即時地直接受到影響,因為按照狹義相對論,物理訊號或影響不可能運動得比光還快,至少在光穿過A與B之間的時間之內,A就不可能知道對B實行了一次測量。也就是說,不可能出現一種超距的作用。愛因斯坦發現,對遠離粒子中的每一個粒子作表觀獨立的測量,所給出的結果竟同謀合作得是如此充分,其叫人無法接受這種關於同謀粒子的想法。他將它嘲諷為‘幽靈式的超距作用’。他要求客觀實在定域在每一個粒子上,但是按照量子理論,這種作用卻似乎儼然存在。”

吳素聽得非常吃力,才體會到自己的知識侷限性。

古青龍繼續道:“這種同謀粒子已經被科學實驗證明是真實存在的!”

吳秦:“是嗎?是什麼實驗?”

古青龍:“有兩個實驗,一個是和物理學上的邏輯精準的貝爾定理有關,你有興趣自已去研究,還有一個才是跟我要說的精神控制法有關的實驗。”

這個實驗由GrinbergZylberbaum等人於1994年完成的。

在這一實驗中,兩個實驗者互相認識之後被分別關在相距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