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一京的城西,有這麼個地方,叫蘆溝橋,也叫盧溝橋,……當然叫什麼無所謂了,差不多就是那麼個發音,感覺我應該不用多介紹這個地方,這是個很有名的景點了,……當年七七事變,也叫“蘆溝橋事變”,主戰場就在這裡,
這個橋麼,去那裡旅遊的人,大約都是慕名而去的了……其實那裡附近都沒有什麼景色可看,除了宛平古城的遺蹟,就剩下這座橋了……
……
我以前常說這樣的話,就是,每每看到有歷史的一些古蹟,一些特意保留下來的古代建築什麼的,被周圍各種現代化的高樓大夏包圍著的那種景像,就特難受……
……
回來說這個橋,……其實去過的橋很多了,像潮州的廣濟橋,還有頤和圓的十七孔橋,最喜歡的是南方的一種“亭橋”,就是橋上面有棚子屋頂一樣的建築,有亭子,整個橋看起來就像架在水面上的一座長廊一樣的那種,有的上面還有不止一層的建築,……當然了,廣濟橋也可以算是一種“亭橋”了,
蘆溝橋麼,最早,應該是在元代的時候就有了,《馬可波羅行記》裡面就有提到過它……它是一個十一孔的聯拱橋,橋面不是很寬,不到十米,七八米左右的樣子,長度倒是沒有量過,反正是很長了,橋面上的石板,也都凹凸不平,歷經數百年的人踩馬踏,已經磨損得很厲害了,
那橋欄也是不讓碰的,用鐵柵欄隔開的,……兩邊橋欄上面,雕了好多石頭獅子,大約有幾百個,形狀各不相同,這也算是這裡的一景了,有的大獅子身上還有小獅子,……有的小獅子在大獅子的懷裡,有的在頭上,有的在肩上,還有的在大獅子的嘴裡,……不過有些已經不是當年的古物了,
整座橋看起來平平直直的,但是它其實是有拱的,橋中間要比兩側高一點點,只是不明顯而已,
因為是十一孔橋麼,顧名思義,它是有十個橋墩的,再加上兩岸的橋基,把整個橋分成了十一個拱,……看看這十個橋墩,在朝向上游水流來的方向,又向前突起了十個像船頭一樣形狀的“分水尖”,這是在水流很大的時候可以有效的減少水流對橋墩的衝擊了,……很多古代的石橋在橋墩上都有類似的設計,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從前這裡的水量可是很大的,
蘆溝橋所在的這條河,它很寬啊,和北方的遼河差不多是一個級別的了,名字叫“永定河”,從前則叫“無定河”,也叫黑水河,……光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這條河從前是經常鬧水患的,
關於這個橋,還有個傳說,說當年是為了鎮壓一個河裡的什麼妖怪,好像是條黑龍,才修建的這座蘆溝橋,……那黑龍,年年都趕著大水,把兩岸的大堤沖毀,淹沒無數村莊農田,後來修成了蘆溝橋以後,無定河就變成了永定河,水患變少了……
這個蘆溝橋,傳說還是古代的一個“蠍子城”的一部分,……顧名思義,那個“蠍子城”外形肯定很像一個蠍子了,是一個軍事要塞城堡了,南北窄,東西寬,一個蠍子的形狀,然後蘆溝橋就是這條蠍子的尾巴了……不過現在也只剩下這條尾巴了,
這條蠍子尾巴……前面說了,下面的十個船形橋墩,每個橋墩前面還裝有一把“斬龍劍”,就是專門對付那條黑龍的,……說是劍,不過到下面一看,才發現,只是一根滿是鏽的三稜鐵柱,裝在了橋墩分水尖下半截的前面,應該是一種補強結構了,
……至於說他是怎麼看見的,橋下面又沒有多少水,……而且明顯的看的出來,北面的河道,水面是斷的,風小葉的眼睛很好啊,能確定,北面的河道,到了一定距離就沒有水了,
……
來的時候,原本是為了看這座橋的……但是風小葉看看這橋下的“永定河”,它不是條河麼?怎麼沒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