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元代時期,白瓷則並非素白瓷,而是白中帶青……
我腦子裡突然一閃。
白中帶青?
我連忙站起身來,將手中的玉觀音拿到了樓外,剛才我所坐的地方,因為陰影的緣故,根本看不清楚。
現在藉助陽光直射而下的角度,我清楚的看到,這玉觀音身上,明顯有一抹白中帶青的痕跡!
雖然表面上的破損不少,但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玉觀音的尾部和背面,都有青色。
確定了!
不管它是贗品還是真品,它就是元代時期的白青瓷無疑!
只不過因為海水的腐蝕,它表面的青色消失了很多,若不是我靈光一閃,未必能夠發現這一縷青色。
那麻子臉見到我的動作,不禁譏諷一笑:“大鑒寶師,看出問題了沒有?這一炷香馬上就要燃盡了啊!”
我沒有理會他,看了一眼燃香,還剩下一半。
我必須加快速度了。
元代瓷器的製造工藝遠沒有明清時期那麼發達,各種細節也很容易看出區別。
瓷器沉入海底後,海水中的鹽和雜質會侵蝕它的表面,釉面將具有凹坑,仔細看能發現許多小黑點,而這個白瓷玉觀,剛好符合這一點!
如果它是個假的,是個贗品,沉沒海底的時間只有一年半載,是不可能反映出凹坑的。
此外,胎質沒有銅綠,並且是溼的,這一點就更加證明,它不是贗品。
再然後,看釉面和紋飾。
白瓷玉觀音上面明顯有青白髮色,元代官窯出品的青白髮色,燃燒的顏色非常明亮,即便經過海水腐蝕後變得黯淡了一些,但還是能看出些許痕跡。
如果是仿製品,使用現代工業材料,但一般不會如此鮮豔,深度之間沒有顏色差異。
從遠處看,反而還是一種顏色。
這一點,同樣證明它不是贗品。
第二個,看釉的光澤度。
官窯的瓷器大多在木窯中燒製,經過海水浸潤後,能看到一種油光的感覺,仿製品使用煤氣窯或電窯,燃燒後無論如何都無法看出油光感。
排除贗品的可能。
最後,可以看足底。
無論瓷器是在海中還是在海泥中,足底沒有釉面保護,都會被腐蝕。
上面說過,元代瓷器工藝不如明清,足底通常呈現一種蒼白粗糙的感覺,用手摩擦能聽到吱吱響。
我試著摩擦了一下。
聲音非常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