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部分

少人送學生過來,張超最後不得不又新加了兩個班,如今書院一共有七個班,三百五十個學生。好在之前書院已經在擴建,又有了一棟樓,還新建了宿舍樓和食堂、廁所、浴室等。

張超這個山長,終於又招到了幾個先生。

書院現在除了張超和馬周這兩個正副山長,還有了十四位先生,另外還有七個校工,負責做飯打掃等事情。

書院更大了,學生也更多了,但還是隻有一個年級。

張超沒顧其它先生們的反對,給白鹿書院制定了一個教學大綱。一共有語文、數學、歷史、書法、繪畫、音樂、體育七門課程。

語文學三字經千字文,這是主課。數學學算術和珠算,也是主課,其餘的課則算是輔導課程,課時稍少。

“為什麼要增加那些課?”

“為了德智體全面發展!”張超坐在書院會議室裡,對著提出疑問的新老師回答道。

“可他們只是六歲的稚子蒙童。”

“教育得從孩子抓起。”張超不客氣的回道,“《周禮。保氏》,養男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君子六藝,我們書院的學生雖然還小,但也得從娃娃抓起,現在先教些簡單的,待以後會增加課程,我們辦書院的宗旨,就是培養人才,只會搖頭晃腦背書,那不叫人才。琴棋書畫得學,還要學習體育強身健體!”

若不是這年頭,天文地理,一般人不能學,張超都準備增加個地理和自然課了。

教學,總得有些特色,要不然乾脆叫張傢俬塾好了,叫什麼白鹿書院呢。

三百多個學生上課的第一天,都發到了一本三字經和一本千文字,還有一本上下三千年。這幾本書都是線裝書,但不是手抄本,而是張家印書刷印製的第一本書。

一本包含了張氏家規的三字經,一本千文字,還有上下三千年第一卷,都是一千來字。經過柯八爺他們的努力,三套雕版在年前完工。

過完年,張超與柯八爺他們進行了第一次試印。

張超改良過的印刷墨水,成功的在木質雕版上掛住了。試印的效果不錯,印刷在紙上,墨水沒有馬上散開,也很清晰。也幸好是木質的雕版,若是金屬的雕版,這墨水可就掛不住了。

雖然墨水還不是很完美,但卻已經可以勝任雕板印刷的任務了。

張超的墨子比較普通的墨水裡,多加了一樣材料,酒。

他把粗松煙子和膠還有酒研細搗碎,調製成膏狀,製成了印刷效果更好的印刷墨。

有了雕版,有了印刷墨,張超也買了許多紙張,經過裁減,然後試印,校對,查驗。經過幾次小調整修改後,一頁頁的書就出來了。

最後待書頁上墨水乾後,再整理裝訂成冊。

採用的是線裝訂式樣,每本書還特意用硬紙製作了書封書底,還特別為書封製作了一個雕版,調製了藍**封墨水。

第一次印刷,張超把三本書都各印了一千冊。

書坊數百人一起努力,也用了近十天才把這三千本書印刷裝訂完成,其間也還有不少不過關的次品,墨汙壞,或者有的墨跡不顯等。

但整體一算,這種新的印刷方式,還是體現出了高速快捷。

三千本書,一本千餘字,總共三百多萬字的內容。

若是採用人工抄寫,想在十天內抄寫完,起碼得要上百個抄書人。

張家作坊雖然人挺多,但主要還是製版和雕刻環節人多,真正印刷和裝訂的時候需要的人並不在多,而且效率很快。

最重要的一點是,找上百個抄寫人抄寫,並不容易,成本也不便宜。

但張超的雕版印刷,只要有幾個人寫好書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