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8部分

,倒是很快的敲定了房遺直與蘭孃的親事。兩家就此口頭訂下親事,說定回頭房家就請人過來說媒下娉換取婚書等。

房玄齡請了右僕射杜如晦來做大媒,這算是相當風光的。

左僕射房玄齡之子和檢校左僕射李超的妹妹訂親,這樁親事立即傳遍襄陽,引得無數人驚歎。

兩位宰相家的聯姻,這真是強強聯合。但更多人還驚歎於灞上李家,短短時間,已經如此的豪氣了。這李家的聯姻,真是無人可及啊。

兩樁喜事剛過沒幾天,鄭婉言也臨盆生產,產下一女。李超喜得千金,鄭婉言對於生了個女兒,有些不太高興,不過李超卻是不在意的。女兒也好啊,反正他都五個兒子了,又不缺兒子,倒是隻有一個女兒,現在再添一女兒,多好。

鄭善果帶著一眾滎陽鄭家人過來賀喜,洗三宴上,僅鄭家就來了幾百號人,可謂是熱鬧無比,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幾家姻親,也都上門道賀。

李家喜事連連,引得襄陽的官員百姓們都嘖嘖稱歎,李家真是興旺無比啊。

因為鄭婉言生產那天是在晚上,當天明月當空,李超便給二女兒取名叫做明月。

七娘這個婆婆跟鄭婉言這個兒媳婦同時坐月子,在這個時代卻也屬於非常尋常的事情。這時代的女子普通結婚早,有的十三四歲就嫁人,十四五歲就生子。而她們往往會生七八個,甚至十來個的,生到四五十歲不能生育為止。

小兒子出世的時候,可能大孫子都十多歲了,甚至有曾孫跟小兒子一樣大的。

有些貧家,祖母產幼子無奶,還會讓兒子吃嫂子奶的。

李家倒是早備好了乳母、保姆這些,一應俱全。

喜慶洋洋的氣氛裡,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李超每日裡也忙於公務,早上政事堂,下午山南衙門,一人身兼數職,李超忙的也是團團轉,李世民恨不得再給李超壓幾個擔子。

轉眼間臘月就要過完了,往年這個時候衙門就要封印鎖衙,給官吏們放年假。但今年卻不行,朝廷下旨,災區的衙門過年不放假,而是實行輪假。官吏們排班輪流休假,而衙門不得鎖衙,得時刻有人在。

災區的情況依然嚴峻,從大戶那裡強行借來的糧食,算是勉強讓今冬撐下來了。

但餓死的人還是在增加,而造反的饑民也不少,朝廷在艱難的維持著。

臘月二十二,李家在襄陽的那些莊子,莊頭們帶著莊丁們給李家來送年禮。

過節過年,地主家莊子上的佃戶們給主家送節禮年禮,也是個慣例。送的禮物多少,甚至都是有定數講究的,這些其實就相當於變相的一種加租,是一種負擔。但想要佃田,這個還不能少。

李家是不講究這些的。

今年災荒,秋起,莊稼就全死了。朝廷給今年災區的秋賦全免了,而李超也把佃戶們的秋租免了。不但如此,李超還早拿出糧食來,給各家佃戶們借了糧食給他們。這些糧食不要利息,只要來年再慢慢還就好。

李家的這種仁善之舉,也是贏得了莊戶們的無比好評。

當今冬大量的百姓,早就青黃不接,家中斷糧,靠朝廷的救濟糧過日子時,李家的佃戶們卻還能拿著從李家借出來的糧食,去黑市上換救濟糧。米麥這些糧食,能換到更多的救濟糧,這樣佃戶們不用領救濟糧,也能撐下去。

他們沒領救濟糧,就不用去官上做工,而是聽李家管事們的安排,去給李家做工,還能拿份錢糧,或者去捕魚打獵這些,總之,比起靠救濟糧賑濟的百姓,日子算是好的多。

這不眼下要過年了,各個莊子的佃戶們也沒忘記李家的恩情,大家合計合計,湊了一批年禮送過來。

管家看著這些熱情的莊戶們,看著他們拼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