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航母大隊留下來的主要任務是培訓艦載機飛行員。
事實上,這也一直是第三航母大隊的主要使命。
原因很簡單,第三航母大隊裡面,有美國海軍中噸位最小的艦隊航母,即比“約克城”級小得多的“突擊者”號。
嚴格說來,“突擊者”號算不上艦隊航母,至少其載機能力比艦隊航母差了許多。
在“蘭利”號因為無法安裝彈射器,即無法搭載新式艦載機之後,“突擊者”號就成為了美國海軍的訓練航母。
按照計劃,運送軍事物資的船隊應該在十月十一日離開舊金山。
結果,因為在裝載貨物的時候出了問題,運輸船隊的出發時間推遲了兩天,即到十月十三日才離開聖弗朗西斯科灣。
受此影響,直到十月十五日,第二航母大隊才與第三航母大隊會合。
也就是說,第二航母大隊到達澳大利亞的時間要比第一航母大隊晚五天以上,而且第三航母大隊也受到了拖累。
十月十三日的時候,第二航母大隊還在夏威夷群島東南海域待命呢。
因為沒有考慮到第二航母大隊會與第三航母大隊會合,更沒有想到美軍會用航母戰鬥群去掩護運輸船隊,所以中國海軍沒有做相應的部署,即沒有在夏威夷群島東南方向上安排執行偵察任務的遠洋潛艇。
事實上,這個時候,局勢對中國海軍極為有利。
只要李向龍打得積極一些,就有機會幹掉提前到達澳洲的第一航母大隊,再去對付遠道而來的第二航母大隊。
問題是,李向龍並不知道,美軍的兩支航母艦隊有五天的航程差距。
十月十四日夜間,李向龍率領西南太平洋艦隊穿過索羅門群島,進入所羅門海,並且在次日上午,首次轟炸了索羅門群島。
因為島上確實沒有多少值得轟炸的目標,即便在布甘維爾島與瓜達爾卡納爾島上,也沒有多少高價值目標,所以轟炸強度並不高,沒有對艦隊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艦隊甚至沒有為轟炸行動而調整航線。
十月十六日清晨,在進入所羅門海之後,李向龍開始安排偵察機搜尋周圍海域。
當然,前幾天的搜尋行動不會有多少收穫,最多也就是找到一些向索羅門群島運送物資的小型船隻。
李向龍也沒有指望能夠這麼快找到美軍艦隊。
說白了,要到十月二十二日,第一航母大隊才能到達所羅門海附近,而且前提是從直接前往澳洲,沒有在半途轉向。
李向龍提前趕到戰場,只有一個目的:讓官兵適應新的環境。
要知道,所羅門海與珊瑚海都在南半球,而且處在熱帶與亞熱帶,而中國海軍很少到南半球活動,在熱帶與亞熱帶海域的訓練時間也不多,也就需要花一些時間,讓官兵去適應新的氣候環境。!。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決戰時機
第一百四十四章決戰時機
難以適應新氣候的不僅有官兵,還有戰艦上的裝置。
進入所羅門海的第一天,就有四艘戰艦上的六部雷達出了故障,而檢修結果都是雷達的冷卻系統不過關。
其實,這還是小問題。
雷達的冷卻系統,也就在一天中最熱的幾個小時中出問題,在其他時候,雷達還能正常工作,而且並非所有雷達都會在這幾個小時裡出故障。一支艦隊中,只要有幾艘戰艦上的雷達能夠工作,也就足夠了。
最大的問題,出在戰艦的空調系統上。
雖然中國海軍最先給戰艦配備中央空調,所有在一九四零年之後開工建造的戰艦,都有中央空調,但是所有在此之前建造的戰艦,因為受發電機功率限制,都沒有空調,也無法在改進的時候加裝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