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1部分

。還用來增強防護與提高度。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掌握的情報是,“腓特烈三世”級採用了傾斜設定的主裝甲帶。而且厚度高達三百五十毫米,比“依阿華”級厚了百分之十五,因為有更好的外形,實際防護效果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上。此外,“腓特烈三世”級總共有三層水平裝甲。總厚度在二百四十毫米以上,也遠過當時的任何一艘快戰列艦。更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級採用了更好的抗沉設計標準,其裝甲隔艙的厚度在二百二十毫米以上,主炮炮塔的正面裝甲與司令塔裝甲的厚度都在四百毫米左右。

可以說,英國皇家海軍任何一艘戰列艦上的主炮都難以對付“腓特烈三世”級。

當時,能在火力上與“腓特烈三世”級抗衡,而且能夠打穿其裝甲的,也就只有配備了最新式的十六英寸主炮的“依阿華”級,而且還得使用新式穿甲彈,“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的主炮因為無法使用新式穿甲彈,即便口徑也為十六英寸,在對付“腓特烈三世”級的時候都相當吃力。

至於航,英國皇家海軍獲得的情報是不低於三十節。

當然,這只是保守估計。“腓特烈三世”級的主機推進功率高達十八萬馬力,加上採用四座炮塔拉長了艦體,有著良好的流體動力性,因此其實際最高航很有可能在三十一節以上。

只不過,這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級的綜合戰鬥力肯定壓倒了當時美英的所有快戰列艦。

說得嚴重一些,即便是“依阿華”級,也不見得能與“腓特烈三世”級抗衡,因為“依阿華”級的最大問題就是防護較為薄弱,不然在戰後也不會有人認為“依阿華”級根本不是快戰列艦,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巡洋艦。真正能與“腓特烈三世”抗衡的,只有被英國皇家海軍取消掉了的“獅”級、以及美國海軍還沒有決定是否建造的“蒙大拿”級,只是這兩種戰列艦都不可能在一九四四年服役。事實上,直到戰爭結束,“蒙大拿”級都停留在設計圖紙上。

當時,只有“依阿華”級勉強具備與“腓特烈三世”級抗衡的能力。

主要就是,“依阿華”級配備的是MK7型五十倍徑十六英寸艦炮,而且其藥室是按照使用新式穿甲彈設計的。在射美軍研製的新式穿甲彈的時候,MK7型要比使用在“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上的MK6型強百分之三十以上,具備在通常交戰距離內打穿“腓特烈三世”級主要部位裝甲的能力。如果換成了其他戰列艦,根本不可能對“腓特烈三世”級構成致命威脅。

問題是,兩艘“腓特烈三世”級就能改變北海的局面嗎?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只有這兩艘快戰列艦了,而能夠與之配合作戰的僅僅是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不可否認,“腓特烈三世”級非常強大,但是數量太少了。

更重要的是,英國皇家海軍先要考慮的不是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威脅,而是義大利海軍。

顯然,對付“維托里奧維內託”級戰列艦,根本用不了“依阿華”級。

此外,即便本土艦隊去攔截義大利艦隊,也不大可能受到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威脅。

主要就是,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要在這個時候採取行動,而且收到效果,就必須讓公海艦隊冒險穿過英吉利海峽。顯然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根本無法承受這麼巨大的風險。

據此,美國海軍部長明確提出,“依阿華”級肯定不會留在大西洋上。

當然,美軍也不會丟下英國皇家海軍,畢竟來自義大利海軍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因此美軍將在大西洋上保留兩艘快戰列艦,只不過是兩艘“北卡羅來納”級,用其協助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