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聆聽的姿態。省政府的工作向書記彙報,是正常的程式,但不是由省長或常務副省長彙報,而是由常委副省長最先彙報,就很說明問題了。

正好王國良在省政府班子之中需要支援,有汪泉棋主動投誠,機會自然不容錯過。但在接納汪泉棋之前,他有必要了解一下汪泉棋為何選擇此時來投誠,否則如果用人不當不但不會開啟局面,反而可能更被蔣學忠拿住了把柄。

汪泉棋性格是直爽,但在直爽的表面之下,也有機心,否則也不會成為為數不多的省委高官之一。

“亭川新區建成精品鋼材生產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臨港裝備製造產業基地、濱海旅遊勝地和市區產業轉移承載區,重點發展港口物流、精品鋼鐵、煤化工、裝備製造、生態旅遊等產業。南開沿海工業區建成裝備製造業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市區產業轉移承載區、漢和澱新區與濱海新區的產業對接與配套基地,重點發展裝備製造產業、新型建材產業。”

汪泉棋侃侃而談,幾乎不用看手中的檔案,已經做到了倒背如流,也讓王國良暗暗佩服他的記憶力。政府檔案最是枯燥無味,沒有幾個人能記住一系列的資料和名稱,他能做到這一點,證明確實下了功夫。

“含蘆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山魯和津城兩市區域合作的橋頭堡,漢和澱新區和津城濱海新區輻射的承接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與資訊服務外包產業、腳踏車配件與五金製品產業。”

其實汪泉棋將山魯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全部向王國良彙報一遍,自有他的深層想法。他和省長蔣學忠,常務副省長姚飛不和,被蔣學忠和姚飛打壓得喘不過氣,就讓他十分氣不順。

上兩任書記,一個太溫和,一個愛和稀泥,換言之,兩人都沒有進取精神,來山魯都是抱著撈一把政績就走,將山魯當成了跳板,因此,汪泉棋儘管他們關係都說得過去,卻依然沒有得到兩任書記的信任和支援。

沒有一把手的支援,二把手又對他看不過眼,他的工作有進展才怪了,幸好他還是常委,否則的話,早就被蔣學忠一腳踢到一邊了。

即使是常委,蔣學忠畢竟也是領導,幾次調整了他的分工,讓他有苦難言。現在他在政府班子很難發揮“光和熱”,只要是蔣學忠定下的事情,不但姚飛會立即響應,其他幾個副省長也是隨聲附和,就算他有反對的聲音,也被淹沒在大海之中。

蔣學忠對省政府的控制力度太大了,就只有他一個缺口,否則就是鐵板一塊了。實際上,他這個缺口絲毫削弱不了蔣學忠的權威,因為蔣學忠不但在省政府班子說一不二,在整個山魯省委,也是名符其實的土皇帝。

第0170章 後手

連續兩任書記都壓制不住蔣學忠,他在山魯權勢滔天。

王書記能行不?汪泉棋對王國良也是信心不足,因為王國良來山魯的時間太短。

話說官場新官上任有個四步曲:一年探,二年幹,三年盼,四年躥。這個口訣看似戲謔,其實卻反映了某種官場規律,也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心理特徵。作為新官上任,特別是像王國良這樣異地任職的新官,第一年到任,總得先拜拜碼頭,探探路子。第二年,等到情況熟悉了,人脈關係打通了,這才思量著如何放開手腳幹。等到了第三個年頭,有了些政績、官望,就開始盼望組織關注、領導青睞了。到四年一個任期將滿,時間、年齡都熬得差不多了,就考慮該挪挪窩兒了。

王國良來山魯的時間比張思文要早一些,兩年多些,正屬於大展拳腳的時期,奈何蔣學忠在山魯的影響實在太大,王國良的手腳一時還有些放不開。

但汪泉棋還是不死心,他還是要試一試,哪怕王國良只是一根稻草,他也是試過了再說。

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是鐵桶,汪泉棋心裡有數,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