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裡面,有一支樂隊,大提琴小提琴什麼的,他們在劇的前半段好像沒什麼戲份,也就是在頭等艙的餐廳裡舉行舞會的時候有演奏過,有那麼一兩個分鏡一掃而過而已了,……戲的後半段,船沉了他們還在演奏,
……
其實不光是豪華遊輪了,很多高階的餐廳,或是酒吧之類的高檔消費場所,差不多都有這樣的樂隊,客人用餐的時候旁邊有樂隊現場伴奏,……可以是說是富人的生活中,一般都有這樣的樂隊在烘托氛用的,有樂隊在旁邊現場演出,要比放cd什麼的錄音要顯得更加有格調,更能“裝b”什麼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船沉的那段戲裡面,當時船體已經嚴重傾斜,但是救生艇已經沒有了,……船上的客人們都穿著充氣救生衣,驚慌失措的到處亂跑,到處驚叫著,男女主角jack和rose這時候也在混亂的人群中,想要找到逃生的辦法,……然後那樂隊就在旁邊,全員都穿著正式的燕尾服在那裡演奏,
一個慌不擇路的乘客撞到了一個小提琴手,打斷了演奏,然後小提琴手說,都到這時候了,我們還演奏幹嘛?根本沒人聽……然後另一個小提琴手說,平時在餐廳裡不是也照樣沒人聽麼?於是他們又繼續演奏,
……
每每看到這裡的時候,戴成龍樂隊的幾個,都在哭……
……
當然了,倒不是因為被這幾個忠於職守的音樂家的職業操守感動,也不是為遇難的音樂家難而過,叫說泰坦尼克號上死了那麼些人,連男主死了我都沒哭,……當然你說是為了那些音樂家難過也行,因為那是他們的前輩啊,
儘管在專業上有所不同,他們的樂隊是管樂,而泰坦尼克號上的樂隊是絃樂,但是學音樂的人,不管樂器的種類,不管隔著多遠的距離,不管跨越幾個世紀,有一點,都是一樣的,……只有音樂家才能懂音樂家,所謂知音難尋,
就是那一句“反正在餐廳時也照樣沒人聽”……就這一句話,他們樂隊裡的人都哭了,
一樣的,……自己的樂隊,也是都和那些音樂家一樣,從兒時就開始學習音樂,其間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付出了多少汗水的練習,等到成立,自己的演奏水平也已經勉強可以讓自己所認可,可以登臺為觀眾表演的時候,臺下卻沒有觀眾,……或者說,沒有真正在聽自己演奏的觀眾,
之前臺下自己無數次辛苦排練出來的曲子,自己認為已經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可以對得起觀眾了,結果到時候,臺下面都是各玩兒各兒的,跟本沒人在聽你的演奏,
懷才不遇,知音難尋,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巴赫貝多芬的,……很多的音樂家,為了維持生計,只能是什麼活都去接,只要有什麼活兒就去接什麼活,勉強的讓自己在一群外行面前,對牛彈琴一樣的演奏著,他們不只過是請樂隊來走個形式罷了,叫樂隊來助助興,撐個場面,其實下面根本就沒有人在聽,……
也因此,出現了好多水平很差,良莠不齊,濫竽充數的樂隊,沒有任何美感的在那裡胡亂演奏一番,也不管你水平怎麼樣兒,反正不論演出好壞都一樣能拿到錢,
就是在正式的音樂會上,很多來買票聽音樂的上流人士,多數也只不過是來走個過場,坐在那裡假裝自己很懂藝術一樣,……因為聽音樂會是上流社會的一種社會地位的像徵,一種顯示身份的手段,僅此而已了,……更不用說那些在酒吧,在餐廳在舞廳,甚至在街頭演奏的普通音樂家,眾人都在自娛自樂,更沒有人去聽他們的演奏了,
……
這時候男主拉著女主從樂隊旁邊跑過,還說了一句,這時候還有音樂,看樣子我也是頭等艙的待遇了……,看樣子也不是完全沒人聽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