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節與詭計
有人說密室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結束了,因為截止那個時候,除了布朗神父和思考機器之外,還有著大批短篇作家,他們幾乎窮盡了密室詭計的所有可能性。1935年《三口棺材》的密室講義,基本上就是對20年代之前密室所有型別的概括。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人能夠超脫此講義。
自從長篇推理小說興起之後,情節、人物關係、連續轉折、驚人真相等相比詭計來說更加隱性更加柔性的元素愈發被作家重視,而這些元素與密室題材的結合,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勞森無疑是深諳此道的作家。他對付讀者就像是在舞臺上對付目不轉睛的觀眾一樣,你不認真,你就無法理解。你認真的話,你就已經輸了。他會為讀者設下無數的伏筆和圈套。當讀者自作聰明地以為抓住作者思路的時候,其實才剛剛開始陷入泥潭。《無棺之屍》便講述了一個離奇的故事,一個被先後殺了三次的死人,一次次從地獄復活歸來,而曾經埋葬他的墓地裡,連空蕩蕩的棺材都不剩下。離奇的故事並不難寫,但要把離奇的故事寫得合理、符合邏輯並且驚人,就難了。這種設計並不是物理上或空間上的概念,而是一種心理的感覺。
魔術和詭計相通的地方,本來就在於其思維盲點性。這需要表演者高超的誤導技巧,而這一技巧又需要作家對讀者的心理具有相當的把握程度,並且能夠設計出足夠複雜而有機的劇情。當推理小說從單純的詭計短篇時代發展到離奇詭譎如電影畫面般的長篇之後,作者與讀者的較量,便早已不是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掰腕子,猜猜兇手和詭計的真相了。
以情節的各種設計為核心的誤導,輔助著密室和不可能犯罪的核心謎團,才是密室長篇黃金時期真正的秘訣。而勞森嘔心瀝血的設計,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典範。
足夠複雜、足夠離奇、足夠驚人、足夠邏輯、足夠引人入勝,勞森的小說猶如魔術串燒表演一般,看得你眼花繚亂,在來不及思考的途中,便已陷入圈套。讀者所需要的,就只是沉浸在勞森的世界裡,好好享受這一幕大戲!
第01章 遭遇惡龍
第一次跟杜德利&iddot;t沃爾夫碰面的時候,我正忙乎著一份差事。《紐約晚間新聞》經濟版的新聞編輯給我分配了特別任務,讓我撰寫一批有關國家防禦計劃的蠢故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我的工作宣告停滯,而導致停滯的各方面原因都跟沃爾夫化學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家公司專門生產往炸彈和炮彈裡填充的無煙火藥等多種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然後,我總算給那個故事定下了標題‐‐好歹算是抓住了牛尾巴。
杜德利&iddot;沃爾夫就是那頭牛。
當我的故事上了新聞首頁,從紐約一直紅到西海岸,又紅了一圈轉回來的時候,他拿起我的故事,斜著眼微微一瞥,忽然發出雷鳴般的咆哮。那咆哮震天撼地,就像是我用火柴輕輕點燃了他的工業庫房。
對每個認識他的人來說,這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事情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能琅琅背誦出有關好幾段描寫他那種反應的文字,並保證內容的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我曾在這隻獅子的老巢裡採訪過他,也很清晰地在出版物中將他描繪成一個頑固、暴躁、狂怒、身著奇異裝甲的舊派工業海盜‐‐其實他正是如此‐‐而這肯定會招致他的強烈反響。
然而我並未想過要對此遮遮掩掩,誰讓《晚間新聞》並不在意呢!倘若有人出售維蘇威火山【註:義大利著名的活火山。】的話,我看他們一定會當場買來,擺到房間裡,並因這火山無法每日噴發而提出抗議。他們的出版理論非常簡單:爆炸性=發行量。
然而,在這些活火山裡面,杜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