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構。反倒是到了明清時期,太醫署基本只對皇親貴胄、達官貴人服務,對外的公共衛生職能幾乎只剩下個名頭在。
霍善已經拿到六個醫官印,對於架構一個既負責皇室和官僚醫療保健、又涵蓋公共衛生服務的太醫署早已駕輕就熟,連組建方案都能現場掏給鄧綏。
見鄧綏對自己的建議照單全收,霍善十分高興。
他也是在洛陽皇宮種了三天地,才想起這次啥正事都沒幹的,現在鄧綏答應組建個太醫署,他下次再過來時就可以收集到大量東漢這邊的醫案啦。
傍晚吃過飯,霍善見離天黑還有點時間,就領著劉隆與鄧綏一起在北宮遛彎消食。
一路上,霍善還教劉隆念張衡的《四愁詩》。
這詩寫於漢安帝駕崩、漢順帝繼位的第二年,一個皇帝的諡號是“順”,能是什麼好事嗎?那肯定不是好事。
他的執政生涯之中先是宦官當道,後又外戚專權,在位二十年間幾乎都被宦官和外戚左右,所以人家選了個“順”當諡號。聽著像誇,實則罵得挺髒!
張衡當時感覺東漢前途一片灰暗,所以寫了這首《四愁詩》,就是有名的“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他在詩中寫了四愁,起手分別是這麼四句:我所思兮在太山、我所思兮在桂林、我所思兮在漢陽、我所思兮在雁門。
這並不是說張衡真的同時戀慕著四個美人,她們遍佈大漢每個角落,而是暗指大漢處處都是內憂外患,他空有報國之心,卻因為重重阻礙而無能為力、心煩意亂!
唉,真慘,鄧綏這根定海神針一薨逝,蔡倫當場就給人弄死了,張衡沒幾年也被人排擠走了,整個東漢的土地政策更是近乎全面崩盤。
原因很簡單,漢安帝挪走了壓在頭上的大石,馬上開始放飛自我、縱情聲色,必要的災後重建工作是一點都不搞,放任各地豪強放肆霸佔公田,以至於後來東漢的土地兼併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他才親政四年就把自己給玩死了,只能說還不如繼續當個傀儡皇帝。
無數人勤勤懇懇努力十幾年,只需要短短几年就能毀於一旦。真是天意弄人啊!
難怪張衡這麼愁。
鄧綏:?????
你教劉隆唸詩就教劉隆唸詩,能不能別順嘴給我講咱大漢接下來有多慘?
不想聽,真的不想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