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落馬城內外的中土軍隊擊敗,然後北上直殺少郎河,與突厥人前後夾擊中土軍隊,給中土軍隊致命一擊,把中土軍隊趕出東北。
奈曼青川驚訝了,問道,你為何執意要幫助突厥人擊敗中土軍隊?你可考慮過後果?我們一旦徹底激怒了中土,遼西、遼東方向的中土大軍呼嘯殺來,契丹還有存身之地?我們在塞外,當然得罪不起突厥人,但我們的領地與中土接壤,,同樣得罪不起中土人,所以面對今日東北兩強爭勝的亂局,我們只能縮著腦袋兩不相幫。
大賀咄羅不以為然,認為突厥人無論如何不會放棄東北,等到明年開春後,突厥大軍會浩浩蕩蕩殺來,南北大戰一觸即發,但中土在高句麗戰場上連番失利,尤其去年中土遠征軍損失慘重,不得不從長城防線抽調軍隊,結果導致長城防禦薄弱,這種不利局面下,南北大戰一旦爆發,中土勝算甚微,所以中土才迫不及待殺進安州和東北,試圖吸引和牽制突厥人的注意力,以緩解長城防禦之危。只是突厥人不會上當中計,必定以戰爭的全面爆發來要挾中土,迫使中土妥協讓步,不得不退出安州和東北,所以大賀咄羅認定,在東北戰場上,突厥人肯定是最後的贏家。
奈曼青川一眼看穿了大賀咄羅的險惡用心,說得天花亂墜,實際上目的就一個,哄騙奈曼青川開啟城門。而奈曼青川的目的則是拖延時間,想方設法把大賀咄羅拖在落馬城下,當然,若能勸服大賀咄羅,讓他退守長漢城,那就更好了,畢竟大賀咄羅若是全軍覆沒,對契丹整體實力的打擊太大了。
奈曼青川故作躊躇,瞻前顧後,惶惶不安,猶豫不決。
大賀咄羅“乘勝追擊”,鼓動如簧之舌,極盡說服之能事。
然後奈曼青川似乎動搖了,說回去與庫倫達維、敖漢阿剌商量,明天一定給出答覆。
結果奈曼青川回城後便接到了好訊息,韓世諤帶著主力大軍回來了,烏丹城已經攻克,遙輦部已經滅亡,至於步利設阿史那咄爾和突厥軍隊,已經被聯盟馬軍團團包圍,覆滅在即,少郎河大戰已接近尾聲,東北戰事大局已定。
奈曼青川喜出望外,自己賭對了,這一仗中土人果然打贏了,遙來部未來可期,同時又扼腕嘆息,為大賀咄羅的悲慘命運而默哀。
大賀咄羅一邊做好攻擊準備,一邊心存僥倖。一夜過後,十一月二十二,奈曼青川如約出城,鄭重告訴大賀咄羅,戰局有變,中土援軍正從赤峰津口疾奔而來,到了今天晚上,落馬城內外的中土軍隊將多達一萬餘人,雖然都是步軍,攻擊不足,但守城綽綽有餘。
這種局面下,大賀咄羅如果放棄馬軍優勢,以控弦攻堅,損失必然慘重,所以奈曼青川、庫倫達維和敖漢阿剌仔細權衡得失後,果斷拒絕了大賀咄羅的“誘惑”,反而勸說大賀咄羅小心為上,在東北局勢尚不明朗之前,不要激怒中土人,以免給自己招來滅族之禍。
大賀咄羅佯作惱怒,但心裡很高興。他的目的達到了,兵臨落馬城下,迫使中土軍隊不得不增兵支援落馬城,如此一來中土人兩線作戰,其主力在少郎河戰場上壓力倍增,甚至有可能顧此失彼而忙裡出錯,雙方戰鬥會愈發激烈,對峙僵持時間會更長,而兩強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兩敗俱傷,對契丹人的生存發展非常有利。
大賀咄羅很自信,判斷少郎河一戰短期內難以結束,所以奈曼青川即便語含雙關,嚴厲警告,但他根本聽不進去,盲目自大,一意孤行。
當日下午,大賀咄羅發動了佯攻,以試探落馬城的防守力量,並向對手施壓。
鎮戍落馬城的聯盟總管呂明星不為所動,命令各軍嚴防死守,繼續示敵以弱。
十一月二十三,大雪紛飛,天氣寒冷。大賀咄羅率軍於託紇臣水東岸紮營,敵我雙方隔河對峙。
這天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