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南北大戰來贏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霎那間,屋內一片死寂,氣氛陡然凝滯起來,所有人都被李子雄這番話“打倒”了,震驚了,醒悟了。
“你們質疑南北大戰是否可能在兩年內爆發。”李子雄嗤之以鼻,“某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兩年內南北大戰一定會爆發,原因很簡單,我們必將在兩年內越過長城,殺進大漠,南北大戰必將因此而爆發。”
“誰說南北大戰的爆發就一定是因為北虜南下入侵?難道中土的大軍就不能北上征伐?”李子雄大手一揮,氣勢如虎,“我們雖然實力不濟,但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可以引發這場南北大戰,可以影響南北雙方的命運,我們可以創造未來,可以創造奇蹟,可以創造歷史。”
此言一出,振聾發聵,豪帥們情難自禁,熱血沸騰,屋內氣氛驟然高漲。
沒有南北大戰,我們創造南北大戰,沒有奇蹟,我們創造奇蹟,沒有上天的眷顧,我們就主宰自己的命運。我們不能淪落為別人手中的棋子,我們要始終掌握主動,牽著別人的鼻子走。
李風雲目光陰沉,面無表情,一言不發。
他已經預料到“立足”燕北的難度,這個難度不僅有聯盟外部的,也有聯盟內部的,畢竟燕北太窮了,位置太敏感了,前有狼後有虎危機太大,“立足”已經十分艱難,發展就更不要提了,豪帥們有各種各樣!擔心和顧慮實屬正常,但正如他自己所說,聯盟已經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退路了,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而燕北是唯一的選擇,豪帥們即便對這一決策提出質疑,最終也只能接受。
現在聯盟還能去哪?滯留河北必遭圍剿,西進太原死路一條,東進涿郡更是自尋死路,唯有北上,唯有進入北疆求生,而北疆的代北地區不但同樣貧瘠,且直接面對強悍的突厥人,地形又一馬平川,一旦爆發大戰根本無處可藏,立足更為艱難,所以相比起來,燕北的崇山峻嶺是個天然優勢,燕北在南北大戰中始終是側翼戰場,再加上燕北長城外的突厥、奚、霫、契丹等諸種部落又是一盤散沙,因此燕北鎮戍壓力相對較小,鎮戍軍數量相對較少,這些都是有利於聯盟“立足”燕北的有利條件。
李風雲胸有成竹,他不怕擺事實講道理,就怕豪帥們缺乏勇氣和信心,至於是否會爆發南北大戰,南北大戰是否在兩年內爆發,他根本就不擔心。事實證明無論他如何努力,如何發展壯大聯盟,到目前為止,他依舊不能改變歷史的固有程序,甚至他在東都戰場上傾盡全部力量也未能改變楊玄感的命運,這讓他沮喪不已,倍感無力。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去改變齊王的命運,以逆轉齊王的命運去逆轉南北大戰的結果。如果南北大戰打贏了,或許還能挽救聖主和中樞的權威,還能幫助改革派控制東都政局,還能讓風雨飄零的國祚贏得一線生機,繼而拯救中土的統一大業,拯救千千萬萬無辜的中土生靈。
然而,李子雄包藏禍心,關鍵時刻以大義為名,激起了豪帥們對北虜的仇恨,點燃了他們身體內的滾滾熱血。沒有南北戰爭就引爆戰爭,這句話看似瘋狂,實則居心叵測,有蓄意把聯盟推向戰爭第一線的企圖,而這與李風雲的謀劃背道而馳,對聯盟的立足發展十分不利。
聯盟實力弱小,只能被動接受戰爭,只能在戰爭中竭盡所能,尤其李風雲對天道之威十分敬畏,擔心自己依舊改變不了戰爭結果,如此一來他就必須著眼於未來,必須在戰爭中儲存一部分聯盟,為統一大業崩潰後割據北疆逐鹿天下做準備。所以李風雲的目標始終是生存,是發展,立足燕北就是為了生存,而南北大戰是聯盟生存道路上一道必須逾越的“坎”,是聯盟的生死考驗,度過去了,聯盟就能涅磐重生,就能迎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李子雄在幹什麼?他在反其道而行之。這位衛府老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