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0部分

威。當然了,若安州北征成功,拿下東北,那就是開疆拓土的大武功,宣傳效果就更好,就更能幫助聖主和改革派扭轉政治上的被動局面,如此便能有效緩解兩京政治危機,有效遏制國內局勢的惡化。

聖主表態了,那麼虞世基、蕭瑀、趙才、宇文述和來護兒所要商討的,就是如何解決因招撫而導致的兩個重要難題。

招撫成功,安州或整個東北全境就是中土的地盤,突厥人憤怒之下,是否翻臉?是否會猛烈反撲,引發南北大戰?

五位文武重臣經過分析和推演後,得出結論,南北大戰立即爆發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西突厥的立場是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任何兩方爆發戰爭的前提,都需要贏得第三方的支援,第三方支援誰,誰的勝算相對較大。現在西突厥立場不明,所以中土不敢發動南北大戰,以免腹背受敵,同樣,大漠上的突厥人亦是如此,沒有西突厥的支援,它根本就不敢主動挑起南北大戰,一旦腹背受敵,必敗無疑。

當然,不敢主動挑起南北大戰,不代表大漠上的突厥人就忍氣吞聲,就任由中土擊敗它的別部,侵佔它的地盤,它肯定要反擊,比如軍事上保持攻勢,政治上進行拉攏,外交上極盡分化離間等各種手段,或許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也能達到同樣目的。

“安州乃至東北不是我們中土衛府軍打下來的,是中土叛軍打下來的,這是關鍵。”虞世基最後總結道,“中土叛軍是我們的敵人,也是突厥人的敵人,所以我們可以招撫,突厥人也能化敵為友,就看誰的條件更好,誰能搶先一步而已,各憑本事。”

聖主心領神會,微笑頷首。

“但是……”虞世基的話鋒突然一轉,“臣對招撫安州並不樂觀,甚至認為,突厥人與其結盟的把握更大一些。”

聖主笑容頓滯,“何出此言?”

“臣最近聽到一些傳聞。”虞世基稍作遲疑,看了看面無表情的宇文述,繼續說道,“或者說是謠言。”

聖主臉色漸沉,眉頭微皺,眼裡掠過一絲不滿。當著皇帝的面,中樞宰執竟然信謠傳謠,豈有此理。

“傳言說,白髮賊是中土秘兵,是聞喜公(裴世矩)的得力干將。”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就連聖主都“多雲轉陰”,一臉陰霾。如此重要關頭還“窩裡鬥”,還把矛頭對準裴世矩,未免太不知輕重。

。。。

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

事關重大,無人說話,唯恐一不小心招來無妄之災。

聖主很不高興,問道,“可有確鑿證據?”

虞世基在這種場合下說出這句話,即便沒有確鑿證據,亦有一些蛛絲馬跡,否則斷然不敢胡言亂語,無事生非。

虞世基再度望向宇文述。宇文述神情冷漠,一言不發。

“有人說,白髮賊就是刀。”虞世基望著聖主,加重語氣重複道,“秘兵,刀。”

聖主略感驚訝,虞世基的重複語含雙關,顯然別有用意。刀?秘兵,刀?突然,聖主從記憶中翻出一件塵封往事,榆林“風暴”,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第一次激烈交鋒,高熲、賀若弼等一大批開國勳臣倒在了屠刀之下,而“風暴”掀起的原因就是裴世矩控制下的秘軍發現宇文氏兄弟裡通外國販賣重兵,這其中有一個叫刀的秘兵給他了深刻印象。

聖主的表情漸漸凝重,陷入沉思之中。

不論傳聞來自何出,也不論散佈謠言者的目的何在,有一個事實不容改變,那就是秘兵刀的確存在,而自己之所以會記住刀,是因為他是安平公李德林之子,是山東名士李百藥的弟弟,而李德林是高熲的好友,李百藥是前太子楊勇的幕僚,高熲則是前太子楊勇的岳父,所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