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副書記黃元彪(侗族)。我再三謝絕他們遠道送行,他們還是去了。
張榮有四十一歲,是新提升的副主任,與我們同車,沿途不斷扯談。他曉得部隊年輕化快,地方上慢,同級比地方資格嫩,頗感不便。
靖縣距通道八十公里,沿著一道清澈的河流行進。這道河水不窄不寬,滿蕩蕩的,流在青山翠谷之中,旁邊是一條平坦的公路,景色很美。路上還看到幾座水電站。這條河名滁水。北方因水量不足,很少這樣豐滿的河流。
行約四十公里,到了舊通道縣城(縣溪)。滁水打了一個彎彎,三面擁抱著這個小城。河上原是一箇舊橋,現在已為新橋所代替了。據說這個縣城原來有城牆,城內不過幾百戶,多為木板房。縣武裝部謝升田政委與縣辦公室主任來接。他們領我們看了通道會議的舊址。但又介紹說,現在有四種說法,地址不能肯定。因中央縱隊沒有經過此處,故地址不大可能。我說,還是去看看。我們過了橋,看見一個山包包上,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建築,是本縣的一座小學,據說當年也是座小學。我們走到近處一看,在高高的石階上,顯然是一座古寺。裡面有五六進院子,當年規模可能很宏偉,現在已經破舊了。孩子們正在上課,我們沒有打擾他們,輕輕地進了後院。後面是一帶長滿樹木的山嶺,據說當年古木參天,林中虎豹甚多,五十年代還有老虎出來傷人。曾經組織過打虎隊,現在已見不到了,而豹子之類還是有的。一軍團的二師佔領過通道縣城。
又走不遠,在一道狹窄的山口處,縣辦主任說,紅六軍團在此打過一仗。
到現在的通道縣城(雙江鎮)時,首先最注目的是一個桃形的山尖,歪歪的桃嘴兒。這個雙江鎮,以前不過百十戶,現在已經是街道整齊的新型城市了。街道兩邊種著樟樹。我們到縣招待所不久,縣委書記楊精博(侗族),一個四十九歲的很和藹的同志即來看我們。他說,他們認為,通道會議還是以在雙江舉行的可能性較大。此處有一個祠堂,據說,傅連 進去給毛主席打針,看見了毛與張聞天談話。但更詳細的情節已難說清了。
下午由楊書記領我們看了該縣的辰口,我們在這裡看了一個村幹部的家,隨後又看了龍城鄉的平寨村,這是應我的要求進行的。因為我想看看侗寨居民的內部生活。他們的木樓多為三層:第一層為家禽家畜的棲息之所。第二層住人,一個堂屋,為招待客人的地方;一個是廚房,中有火塘,有侗族的小鐵鍋,盛粑粑的瓢。舊社會時,人們沒有棉被,圍爐烤火,這邊烤了烤那邊,腿都烤裂了。第三層是放柴草、搭菸葉、放糧食的地方,客人來時也在此居住。在平寨,我們看了兩座木樓,木樓都很緊地擠在一起,據說,人們不願離開,怕單獨住受外來威脅。一個侗族中年婦女還很風趣地問:你們住在這裡可以嗎?我說怎麼不可以啊!她還拿出織巾給我們看,秋華稱讚她們織得好,並在自己頭上蒙了一蒙,引得她們大笑。
在歸途上我們還看了平坦龍的 龍橋,黃土鄉的花橋,這都是他們集體活動的地方。他們還有一種好的風習,為了做好事,花橋上掛一雙草鞋,給路上行人。
我們沿著山間公路回到通道,應楊書記之請給他們的花橋題了一首詩,以祝賀他們花橋即將到來的三週年。詩曰:
橋上歌聲高,
橋下水歡笑,
吹起金蘆笙,
再跨幸福橋。
他們看來很滿意。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月十四日
今日晨由通道出發,縣裡送了兩塊侗錦,一袋木耳,一袋香菇。縣委辦公室主任和張榮有主任繼續送我們出省界,過了覃江擺渡分別。我再次向他們致謝。
隨後我們乘瑤族戰士李天德的車向龍勝前進。這個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