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問題就出在德皇身上。
雖然德皇腓特烈三世參與了建立帝國的所有大規模戰爭,但是他終歸是陸軍軍人,對海軍並不瞭解。在德皇看來,海軍更像是陸軍的附庸,因此在德皇眼裡,海軍的首要任務是消除來自海洋上的威脅,以及保護帝國在波羅的海的航線。說得再簡單一點,德皇把海軍的存在看得十分重要。在德皇看來,只要帝國海軍艦隊還能出海作戰,英國皇家海軍就不敢攻擊帝國的沿海地區,更不敢派遣艦隊進入波羅的海。對帝國陸軍來說,通往瑞典與挪威的海上航線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帝國在戰爭期間唯一能夠保持暢通的航線,而且這條航線為帝國帶來了鐵礦石、煤炭等戰略資源。
搞清楚這一點,就不難明白德皇為什麼要重用舍爾了。
有趣的是,有這個想法的不僅僅是德皇,連威廉皇儲也認為,帝國海軍應該以儲存實力為主。
當然,威廉皇儲的看法與德皇並不完全一致。
馮承乾一直認為,威廉皇儲支援海軍建設,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英國影響,即他希望獲得一支比他的舅舅所擁有的更加強大的艦隊,以此證明,未來將由他繼承的帝國也是能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顯然,威廉皇儲把帝國海軍當成了向母家炫耀的資本。
馮承乾與提爾皮茨商量之後,認為改變現狀的唯一辦法就是讓德皇與皇儲放棄對海軍的控制權,而達到目的的唯一辦法就是提出辭職。
八月二十三日,馮承乾與提爾皮茨去了波茨坦皇宮。
帝國海軍的兩大支柱同時提出辭職,把德皇嚇了一大跳。等兩人說清楚情況,德皇才知道辭職只是威脅手段。
顯然,德皇不可能讓兩人辭職,也不可能讓舍爾走人。
最終,德皇只答應任命希佩爾為公海艦隊參謀長,馮承乾擔任希佩爾的作戰參謀,並且由參謀長制訂艦隊作戰計劃。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架空了艦隊司令。
八月二十五日,馮承乾帶著德皇的詔書回到威廉港。
當天晚上,馮承乾就去了希佩爾那裡,商討作戰計劃。
“關鍵是,必須想辦法讓英國本土艦隊出來。”
“這有難度嗎?”
希佩爾點了點頭,說道:“你瞭解傑利科嗎?”
馮承乾沒有開口,二十天前,傑利科才取代喬治-卡拉漢,成為英國本土艦隊司令,而他在此之前,一直協助費希爾,負責英國皇家海軍的建設工作。由此可見,傑利科應該是費希爾的忠誠追隨者。
“雖然我也不是很瞭解他,但是就我所知,他與舍爾非常相似。”
“可以理解。”
希佩爾愣了一下,似乎沒有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英國皇家海軍的處境與我們完全不一樣。”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對我們來說,就算海軍戰敗了,也不是不可承受的損失。帝國的生死存亡由陸軍決定,海軍只是用來擴大帝國的勢力範圍。可是對英國來說,海軍就是一切。如果海軍完蛋了,英國別說保住殖民地,連本土都將遭到攻擊。所以說完全可以想像,就算傑利科崇尚進攻,在成為艦隊司令後,他也會小心為上,絕對不會貿然採取行動。”
“這就是問題所在。”
馮承乾嘆了口氣,說道:“那麼,我們就得給傑利科一個不得不出戰的理由。”
“伯爵的意思是……”
“傑利科不出來,就得引誘他出來,或者逼迫他出來。”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當然,最好是雙管齊下。”
希佩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等著馮承乾說下去。
“首先,得讓傑利科看到機會,讓他認為能夠在海戰中取勝,甚至讓他相信能夠在海戰中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