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的延遲時間要稍微短一些。
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就制訂了嚴格的炮戰手冊,對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彈藥,做出了明確規定。
在之前的海戰中,帝國海軍對炮戰做出的規定,已經收到了成效,只是還不夠明顯。
“本鮑”號被擊沉,可以說是最顯著的效果。
戰後對“本鮑”號的殘骸進行考察,查實了該艦沉沒的原因。首先爆炸的不是主炮彈藥庫,而是位於艦橋左側的副炮彈藥庫。在此之前,該部位就被一枚穿甲彈擊中,只是沒能造成致命傷。在被第二枚穿甲彈擊中之後,存放在副炮彈藥庫裡的上千枚一百五十二毫米炮彈發生了爆炸,直接撕裂了艦體。緊接著,位於艦橋前方的主炮彈藥庫也被引爆,數百枚大口徑炮彈與數十噸發射藥包同時爆炸。把’“本鮑號炸成了兩截,導致該艦在不到兩分鐘內就沉沒了。
隨著“本鮑”號戰沉,貝蒂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威廉皇太子”號與“德皇”號沒有停火,而是繼續打擊下一個目標。雖然希佩爾沒有做出明確安排,但是兩艦的指揮官都非常清楚他們該幹什麼。“威廉皇太子”號把炮口轉向了“馬爾巴羅”號“德皇”號則按照馮承乾的命令,瞄準了一直在“打醬油”的“愛爾蘭”
號。
當時,馮承乾沒有對付已經喪失戰鬥力的“德里”號。
必須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失誤。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德皇”號回過頭來對付“德里”號,貝蒂很有可能在十分鐘內損失第二艘戰列艦。當然,這只是站在戰果的立場上。以當時的情況,馮承乾也沒有理由去對付“德里”號,因為在公海艦隊這邊,也遭受了相當大的損失,戰列即將崩潰。
在“本鮑”號戰沉的時候“路易特bō爾德親王”號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雖然這艘頑強的戰艦沒有撤出戰鬥,依然在用一百五十毫米副炮開火,而且還不時打中英艦幾枚炮彈,但是在損失了全部主炮之後“路易特bō爾德親王”號繼續堅持下去,戰沉就是唯一的結局。
可以說“路易特bō爾德親王”號是在用自己的犧牲成就友艦。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馮承乾要做的是穩住戰列,而不是擊沉一艘英艦。如果為了擊沉“德里”號,而使戰列遭到破壞,那就得不償失了。
正是如此“德皇”號才把炮口轉向了還在作戰的“愛爾蘭”號。
六點五十一分,在向“愛爾蘭”號開火兩次之後“德皇”號就再建功勳,用一枚近失彈擊毀了“愛爾蘭”號的艦尾。
這一炮,迫使“愛爾蘭“號向右轉向,脫離了戰鬥序列。
事實上,這並不是“德皇”號的功勞。從戰後評估來看,當時打中“愛爾蘭”號的應該是一枚從“腓特烈大帝”號上打來的炮彈。只是“德皇”號幾乎同時開火,而且有三枚炮彈落在了附近,所以馮承乾才認為是“德皇”號擊中了“愛爾蘭”號,而沒有考慮到同樣在打擊“愛爾蘭”號的姊妹艦。
“愛爾蘭”號受傷撤離,貝蒂就更加沒戲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德皇”號、“腓特烈大帝”號、“皇后”
號與“國王阿爾伯特”號的炮火全部集中到了“伊麗莎白女王”號上。
戰列前方“鐵公爵”號與“馬爾巴羅”號也分別遭到兩艘德艦圍攻。
要命的是,同樣在圍攻三艘德艦的第二戰列艦分隊到這個時候,都沒有迫使一艘德艦脫離戰鬥佇列。
雖然“路易特bō爾德親王”號、“國王阿爾伯特”號與“皇后”號都遭到了較為嚴重的損傷,特別以“路易特bō爾德親王”號最為嚴重,但是這三艘戰艦依然在戰鬥,而且沒有一艘戰艦有戰沉的跡象。
六點五十六分“伊麗莎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