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角度講,如何評價這次軍火貿易都不為過。
只是,“轟炸機貿易”的主要價值,還不在軍事技術層面上,而是在中德兩國的戰略關係上。
說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第一次有求於中國。
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中國提供的轟炸機,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不可能在歐洲戰場上迅速取勝,甚至有可能戰敗。
在戰略層面上,“轟炸機貿易”直接左右了歐洲戰局。
當然,最大的受害國就是英國。
只是,很多人忽略了“轟炸機貿易”產生的長遠影響。
這就是,在這筆貿易中,德意志第二帝國欠下了一筆在戰後都難以還清的債務,而中國是這筆債務的債主。
到大戰結束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從中國進口了七千架“金鷹”式轟炸機,以及數千架其他型號的轟炸機,總金額相當於一千四百噸黃金,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到戰爭結束時的黃金儲量不到一千噸。結果就是,在決定戰後秩序的時候,中德間的債務關係成為了最主要的因素。
說得簡單一點,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欠下了鉅額戰爭債務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在決定戰後國際秩序的時候與中國對著幹。要知道,只需要提出讓德意志第二帝國償還欠債,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經濟就將崩潰。雖然在戰爭結束之後,考慮到中德間的長期友誼,以及中德友誼對世界和平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馮承乾力主放棄所有對德債務,而且最終也減免了百分之八十的欠債,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中德同盟中的配角,把世界頭號強國的交椅讓給了中國。
當然,這些都是大戰結束之後的事情了。
在大戰期間,“轟炸機貿易”的最大影響,是讓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專注於德俄戰場的同時能夠繼續轟炸英國。
雖然第一批轟炸機直到一九四一年十月才交付給德意志第二帝國,不是中國飛機制造廠的產能有限,而是直到這個時候,德軍才掃蕩了整個烏克蘭,推進到高加索地區,佔領了當地的幾座大型機場,“金鷹”也才能在不降落加油的情況下,由中國西北直飛高加索。但是在此之前,帝國空軍已經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也再也不用為轟炸機不夠用發愁,對英轟炸並沒中斷。
當然,在“金鷹”交付之前,帝國空軍轟炸英國的行動肯定有所減弱。
從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開始,也就是帝國空軍接收了第二批一百架“金鷹”、重型轟炸機群的規模增加到兩百架之後,對英轟炸行動開始加強,在一九四二年一月就達到了一萬三千架次。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一九四零年一月,也就是德皇下令轟炸英國本土、帝國空軍的出動率達到最高峰的時候,月出動量也只有一萬架次左右。
當然,還有轟炸質量上的差別。
在此之前,帝國空軍的主力是ju…88a這類的雙發中型轟炸機,每架次的投彈量在兩噸到三噸之間,而“金鷹”即便從帝國本土機場起飛,去轟炸英國北部地區的城鎮,也能攜帶五噸以上的炸彈,如果轟炸英國南部地區與泰晤士河沿岸地區的城鎮,載彈量還能提高到六噸以上。
從載彈量上看,“金鷹”足以與b…17、“蘭開斯特”這類大戰初期的重型轟炸機媲美。
更重要的是,“金鷹”有極強的自衛能力。
當時,西飛在設計“金鷹”的時候,就已經透過各種渠道,獲得了一些b…17的設計圖紙,對這種轟炸機有了足夠多的瞭解,因此“金鷹”在很多方面,都與b…17很相似,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b…17的翻版。
在自衛火力上,“金鷹”不但不比b…17差,甚至還要強一些。
主要就是,“金鷹”用二十毫米機關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