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炸機的打擊範圍之內,連部署在朝鮮半島上的中國戰鬥機都能飛到日本本土上空。對日本海軍來說,夾在中朝日俄之間的日本海已經不再安全,甚至連本土軍港也不夠安全。也正是如此,在一九三三年之後,日本才會花大力氣,在荒涼的硫黃島上修建海軍基地。

可以說,這種戰略格局上的改變,對日本、特別是日本海軍的影響非常大。

相對而言,日本失去的另外一樣東西更加重要。

一九三三年之前,日本海軍中沒有一個人看得起中國海軍,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日本海軍能在一場戰鬥中全殲中國海軍。到了一九三三年之後,就沒有一個日本海軍軍人敢小瞧中國海軍了。

要知道,在中日戰爭中,日本海軍也有足夠大的優勢,結果卻一敗塗地。

有趣的是,日本當局、特別是日本海軍高階將領並沒認識到問題的本質,而是認為日本海軍還不夠強大。

當然,這個認識本身也沒錯。

過就錯在,日本海軍把實力看得太高,而忽視了一些不那麼容易察覺的因素。

日本之所以在中日戰爭中戰敗,在政治上是由於長期奴役朝鮮所導致的不義行為,使日本成為了戰爭的非正義方。在軍事上,則是日本海軍過於守舊,忽視了新技術引發的海軍戰術變革。

在中日戰爭的三場海戰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都不是主力艦,而是航母,而且只是一艘小型航母。

中日戰爭之後,日本海軍並沒有認清這一點,反而認為主力艦不夠強大。

雖然受戰爭影響,日本海軍也認識到了航母的重要性,而且認識到只有噸位更大的艦隊航母才能適應為來海戰,因此迅速建造了兩艘“蒼龍”級與兩艘“瑞鶴”級,但是日本海軍並沒在本質上認清航母的價值,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日本海軍在“華盛頓條約”作廢之後立即開工建造“大和”級戰列艦,而且準備分兩批建造四艘,以抗衡中國海軍中經過了現代化改進的五艘主力艦。

要知道,日本海軍用來建造兩艘“大和”級的錢,足足可以建造六艘艦隊航母!

可惜的是,日本海軍卻沒有用這筆錢來建造艦隊航母。

在錯誤思想的引導下,日本海軍建設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歧途,並且陷入了一個跳不出來的怪圈之中,即不管花多少錢建造主力艦,日本海軍高層始終都認為,艦隊規模依然不足以擊敗中國海軍。

最重要的是,在擊敗中國海軍之前,日本海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獲得一九三三年之前那種目空一切的精神。

正是看清楚了日本海軍的本性,馮承乾才有信心透過反擊擊敗聯合艦隊。

事實上,在他收到訊息,得知聯合艦隊在偷襲了那霸之後就轉為向東航行之後,馮承乾就意識到,山本五十六沒有那麼可怕。

原因很簡單,如果是馮承乾指揮聯合艦隊,他就不會撤退,而會留下來。

要知道,中國在琉球群島上的軍事基地並不多,部署的兵力也不是很多,對聯合艦隊的威脅並不大。只要聯合艦隊留下來,不但能夠掩護地面部隊登陸,還有機會與返回的中國艦隊決戰。

很明顯,聯合艦隊偷襲那霸,就純粹是一次偷襲行動。

如果讓馮承乾來策劃這次行動,那就不是單純的偷襲行動,而會在偷襲之後,立即投入陸戰隊,佔領琉球島。

日本海軍沒有打算攻佔琉球島,只有一個理由。

這就是,山本五十六沒有信心在海戰中擊敗中國艦隊、甚至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偷襲那霸港。也就是說,如果偷襲失敗、或者在偷襲後輸掉了艦隊決戰,日本海軍就沒有可能攻打琉球島。

如果日本海軍有信心在海戰中取勝,那麼聯合艦隊就會留下來,掩護陸戰隊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