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國海軍至少修復了三艘戰列巡洋艦,即所謂的快速戰列艦。

之前的戰鬥也已表明,中國艦隊裡肯定有快速戰列艦。

關鍵就是,這些戰艦去哪了?

山本五十六根本沒有細想,也沒有必要細想,因為主力編隊已經進入戰場,而且與兩艘速度更快的大型巡洋艦遭遇,不管是等下來與另外四艘戰艦交戰,還是見好就收,首先都得幹掉那兩艘大型巡洋艦。

而且是越快越好。

對此,慄田健也有相同的認識。

不管怎麼樣,都得先幹掉那兩艘礙事的大型巡洋艦。

想想容易,可是做起來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炮戰打了沒到十分鐘,山本五十六與慄田健就發現,中國戰艦的命中率高得出奇,而且完全在技術範圍之外。

要知道,日本海軍在大戰爆發前就在苦練夜戰技術。

當時,日本海軍上下都有一個認識,即在與強敵交戰的時候,日本海軍唯一的機會就是在夜戰中取勝。當然,這是一九三三年之前,當時日本海軍的頭號敵人還不是中國海軍,而是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海軍。因為受“華盛頓條約”限制,日本海軍在主力艦的規模與數量上多遠不如美國海軍,而隨著美英同盟走向實質化,美國海軍在戰時可以把全部主力艦集中到太平洋上。如此一來,日本海軍在正規海戰中擊敗美國海軍的可能性非常低,也就得把希望寄託在一些非正規戰術上。由此,日本海軍格外重視重巡洋艦這樣的“次主力艦”,也格外重視夜戰。

雖然在一九三三年之後,日美關係迅速緩和,而且走向同盟,但是日本海軍重視夜戰的傳統並沒改變。主要就是,中國海軍格外重視航母,而且預計在一九四二年,就能獲得超過日本海軍的航空作戰力量,而航母在夜間的戰鬥力幾乎為零,所以日本海軍認為夜戰是對付航母的有效手段。

如果沒有雷達,日本海軍的夜戰能力絕對是世界第一。

當時,日本海軍甚至創造出了很多夜戰戰術。比如在炮戰瞄準方式上,日本海軍就開創了航跡瞄準法,即根據目標艦發出的炮口閃光,大致計算出目標艦的航線,然後向目標艦的航線上開火。

ff8為了提高夜戰能力,日本海軍甚至採取了一些讓常人想不到的辦法。

比如,日本海軍為炮手配發了魚肝油,用來提高炮手在的夜視能力,使炮手能夠在夜間看得更遠。

問題是,在這場戰鬥中,中國戰艦的炮擊準確性明顯高於日艦。

十分鐘之內,兩艘大型巡洋艦至少擊中了“霧島”號四次。雖然四枚穿甲彈都沒有造成嚴重損傷,也沒有使“霧島”號的戰鬥力降低,但是超過百分之一的命中率,依然讓日艦相形見絀。

要知道,在這十分鐘內,“霧島”號沒有一次直接命中。

顯然,山本五十六與慄田健都不知道,中國海軍已經配備了雷達,而且還專門開發了炮瞄雷達。

雖然戰前,日本就獲得了情報,知道中國開發出了雷達,並且透過技術援助,從美國獲得了一些與雷達有關的技術資料,但是直到這個時候,日本海軍都不知道,中國的雷達已經達到了實用化程度,而且首先配備戰艦,更不知道中國已經開發出炮瞄雷達,而且首先配備主力艦等大型戰艦。

當然,日本海軍並不清楚雷達的用途。

原因很簡單,美國提供的技術資料並不齊全,讓日本海軍嚴重低估了雷達在海戰中的價值。

在日本海軍看來,雷達只有預警的作用,根本無法作為炮瞄裝置使用。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錯誤的認識。

不可否認,早期雷達的探測精度並不高,在探測遠距離目標時的誤差很大,導致炮擊命中率大大降低,但是做為一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