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部分

“唐太宗”級。

前面已經提到,“唐太宗”級最大的改進之處是透過增大排水量,彌補了“秦始皇”級存在的缺陷。此外,“唐太宗”級還是中國海軍第一種配備了彈射器的航母,其航空作戰效率比“秦始皇”級大為提高。

在設計階段,馮承乾就明確提到,新航母必須配備彈射器。

雖然初期的艦載機都不需要彈射器,能夠直接從航母的甲板上起飛,但是隨著戰機的效能提升,起飛重量越來越大,而且載荷也越來越大。(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如果沒有彈射器,那麼戰機的起飛重量就會受到限制。

在研製新一代戰機的時候,這個問題顯得極為突出。

如果按照海軍提出的效能指標來設計,那麼新式艦載機都無法在最大起飛重量的情況下從航母上滑行升空,必須減輕載荷或者減少載油量,降低了戰機的作戰效能。只有使用彈射器,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最初,馮承乾希望直接發展蒸汽彈射器。

顯然,這太好高騖遠了。

以中國的工業實力,特別是工業技術,別說在一九四零年代,即便再等十年,也不見得能夠製造出蒸汽彈射器。

相對而言,液壓彈射器更加現實一些。

所幸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在開發液壓彈射器,而且給予了中國相當大的幫助。

正是如此,“唐太宗”級在設計階段才把彈射器考慮了進去,並且由此確定了艦載機的基本效能指標。

此外,馮承乾還有一個不大切合實際的想法,即採用斜角甲板。

只是,在馮承乾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唐太宗”級的基本設計已經確定下來,如果更改設計,必然耽擱建造工作。

結果就是,直到第三級艦隊航母,才採用了斜角甲板。

“唐太宗”級依然採用的是直通飛行甲板,前端設定了兩部液壓彈射器,並且用阻攔網與降落區隔開,降落區設定了十一道阻攔索,飛行甲板總長度為二百四十七米,僅比“秦始皇”級略長了一點,寬度則增加到了三十三米,有了明顯提高。增大飛行甲板寬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增加了待飛區的面積,可以在飛行甲板上繫留更多的戰機,以及提高了飛行甲板的作業效率。

當然,飛行甲板增寬,艦體也隨之增寬,機庫面積大幅度提高。

與“秦始皇”級相比,“唐太宗”級的機庫面積增加了將近百分之四十。在同樣搭載四個艦載機中隊的情況下,可以將百分之八十的戰機置於機庫內,減少了繫留在飛行甲板上的戰機數量。

顯然,這對提高飛行甲板的作業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都在外在的變化,而內在的變化更加重要。

受重心過高、以及儲備浮力偏低影響,“秦始皇”級在建造的時候,把設計中的裝甲飛行甲板換成了木製甲板,而且機庫甲板裝甲厚度也減少了三分之一。雖然在戰鬥中,“秦始皇”級還沒有遭到過俯衝轟炸機攻擊,無法得知其水平防護是否足夠,但是從日本海軍幾艘航母遭受的攻擊看得出來,水平防護相當重要。

也正是如此,“唐太宗”級在設計的時候就十分重視水平防護。

從某種意義上講,“唐太宗”級增大排水量,主要就用於加強水平防護,比如採用了裝甲飛行甲板,而且厚度為七十毫米,機庫甲板裝甲的厚度也為七十毫米,水平裝甲總厚度為一百五十毫米。在建造的過程中,因為採用了更加緊湊的動力系統,出現了大約五百噸的噸位撫育,所以還在機庫甲板下方,增設了一層厚度為三十毫米的裝甲板,把水平裝甲總厚度提高到了一百七十毫米。

這是個什麼概念?

所有在大戰前建造的快速戰列艦,水平裝甲厚度大多在一百五十毫米左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