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未見過,但神往已久,家父在日,也常常提到他飽讀詩書,人品出眾,是位士林領袖。他所開辦的竹林書院,可是江南聞名的大書院,許多當朝名宦都曾是此院生員,也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的一位長輩了。穆世叔特地叫我去拜訪他,也是希望我能夠得到他老人家的一些指點,以使我學業有所精進。”
小玉身為曾經的教育工作者,對這位同行產生了一些好奇。同樣是教書,人家可是教出了境界教出了風格教出了水平啊,得好好看看這所傳說中的名校竹林書院是個什麼模樣才是!不過為何叫竹林書院,難道這書院建在一片竹林之中?
一時間,小玉的腦海浮現出了老謀子的《十面埋伏》、李安的《臥虎藏龍》、徐老克的《青蛇》,還有觀世音菩薩那一片片的紫竹林……
問了宋潛,才知道根本沒這回事,竹林書院的周圍就是大片大片的荷塘,竹子有是有,離竹林可是遠得很呢。
“啊?那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它幹嘛不叫蓮花書院啊。”小玉腦中的電影片段嘩啦啦碎成一片,這不是虛假廣告嘛!
宋潛說:“我也不知為何周老先生要為其起名為‘竹林’,也許他欣賞魏晉時阮籍嵇康七子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便將書院以此命名吧!”
阮籍、嵇康、劉伶等“竹林七賢”的故事,中文系畢業的小玉不會不知道,將宋潛的話細細一想,倒也有理,若真是如此,那這位周老先生,確是一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脫俗之人了。
鄰桌少年聽得宋潛這麼一說,又頻頻向他們望來,這下小玉卻看到了,她不禁回望過去,難道這帥哥也是要去竹林書院的?
“小玉,休息好了嗎?”宋潛問。
“哦,好了好了,我們走吧。”小玉最後飽餐了一下帥哥的“秀色”,起身隨著宋潛離開。
二人不久便到了西湖邊上,走上蘇堤,小玉深深的為這裡美妙的景色傾倒了,腳步不禁慢了下來。宋潛邊行邊說:“人稱西湖周圍三十餘里,自古迄今,號為絕景,對於西湖這個人間仙境,古來不知多少文人騷客留下了汗牛充棟的詩篇。”
“我可不知道別人寫的,我就記得蘇學士那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小玉笑道。
其實小玉腦子裡關於西湖的名篇著實不少,不過要裝文盲就得裝的像樣點,這才敬業嘛。像什麼“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清秋”,“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以前沒到西湖的時候,以為是文人墨客們寫的誇大之詞,如今真真正正走在水光瀲灩的西湖邊,才感覺到這裡的許多美景是文字無力表述的,實在太美了!
一路上,宋潛為小玉指點說那是“平湖秋月”,這是“斷橋殘雪”還有“雷峰夕照”、“花港觀魚”、“南屏晚鐘”等等,把小玉看的是驚喜不斷,流連忘返。西湖不但有詩情畫意、陽春白雪的高雅,如畫舫輕舸,臺榭亭閣,它周圍還有許多普通人喜聞樂見的遊藝活動,如吹彈、舞拍、雜劇、搓弄、勝花、投壺、花彈、雜藝、散耍、謳唱等等,不可勝數,宋潛告訴她,那些都統統稱為“趕趁人”,全是來給遊客們表演的。整個西湖就像一個大舞臺,人們可以在這裡盡情的揮灑,不同階層、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在這兒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走了半日,終於到了“麴院風荷”,那“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瀕臨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幾十畝中荷塘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紅蓮、白蓮、重臺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不一而足,遠遠望去,蓮葉田田,菡萏妖嬈。
“從這座小橋過去,就是竹林書院的大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