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疑似叛逆
文/曉瀟
都說百業凋敝之際,正是閱讀大行其道之時。這或許是全球金融危機肆虐之時,現代世俗心靈和出版人不幸中的萬幸了。因此,請允許我以閱讀的名義,向各位謹慎報告政治小說《鼓掌》的閱讀體驗。
偶爾,由一則獲獎訊息,我幸遇了中篇小說《雙規》及作家老藤。由《雙規》及他的作品叢集,我得以一窺老藤內心的根據地,知道他是一個在自己熟悉和關注的題材領域自覺地有所擔當的作家。我也因此認定,老藤是一位缺少關注的作家,老藤的作品值得期待。
兩年之後,公務繁忙的老藤如我之約,也如他內心之約,誕下了《鼓掌》。
應該說,《鼓掌》是一部很好進入的小說。平實而真切的開篇裡,就有主要人物紀委書記程海巖和國資委主任牛昕上場,並亮出了貫穿小說情節的核心事由……雙規,小說的緊張與對立就此建立起來。
如此迅疾的敘述節奏很是討巧,足夠引發人們對好故事的預期,對諸多衝突的預期。他們希望遇到的是一個腐敗高手,有著怎樣高超的腐敗手段;潛意識裡希望重新整理他們有關腐敗的概念。當然,他們可能最希望看到的,不是程海巖戰勝了牛昕,而是牛昕怎樣戰勝了程海巖,正如現實生活中正義並不總是戰勝邪惡一樣。
不消說,這樣的預期在《鼓掌》裡註定要落空。《鼓掌》的可看、可說之點,就在它的出人意料之處。
接下來的閱讀裡,期待得以另一輪的開始。《鼓掌》到了中段,敘述變得明徹、通透起來。
雙規牛昕之時,程海巖意志堅定,頗有不斬奸邪誓不休的堅定。但換屆選舉在即,當作為候選人的他能否獲選與牛昕雙規一案的結果密切相關時,他能否本色到底?在美色、金錢、利誘、威逼之前,他能否打得了通關?
閱讀及此,本以為到了驚心動魄的關口。不曾想,程海巖卻將所有人都閃了個遍。
選舉並非期待中的決鬥場,並不曾上演預料中的重頭戲或是生死大戲。在程海巖,選舉不過是他人政治遊戲的演練場。他開始奉行的是無為而治,順勢而為。民生、民計因與選舉相關,被推到了前臺,在小說裡獲得著力呈現。於此,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想要回到事實現場的努力。在故事的寫實面貌裡、豐富的事實與經驗之後,一個不安而躁動的靈魂在《鼓掌》裡若隱若現。
當敘述變得愈發凝重起來之後,情節不足成為閱讀期待的託付物件了,正如作者並不滿足於依靠純粹的故事美學,悠遊於慾望故事之中一樣。在故事的背後,閃爍著的一雙純真之眼、躍動著的精神跋涉的艱難步伐,於無形之中偏轉了人們全部的閱讀注意。這與作者老藤嘗試從現實地面上超拔出來,建立一個較為深廣的意蘊空間的努力不無關係。
程海巖本可以繼續當好順民的,但對自我境遇的覺悟與深刻自知擾亂了他的心,渙散了他在現行體制之中不顧一切晉階的為官意志。他曾經的堅定,始終不曾演練為有力行動。他不是一個根本的叛徒,沒有毅然而然的決絕之力,不曾對現實徹底背過臉去。
不若將他忘了。思想雖不曾猶疑,行動卻也從不曾果斷。滿心指望他成功叛逃的閱讀期待落空之後,閱讀似乎要選擇對他遺忘。但就是那樣溫吞吞的一個思考者,卻在閱讀已然結束之後,尚是面容沉寂,身影孑孓,恍惚在你的眼前、身後。
民主儀式進行之時,如雷掌聲中聾了一個人。他是選舉民主的真正代表,惟一代表,卻成了協商民主的犧牲品。抑或,是他內心求真的意志在自動遮蔽所有非真之面相。
在我看來,“溫水煮青蛙”一般的《鼓掌》裡,這稱得上平地一聲悶響了。閱讀到了盡頭,忽遇神來之筆,讓人心一振,不禁要為《鼓掌》而鼓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