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沒有,到嘴邊的話又僵住了。
“莫要呈這一時之氣,”王姝又拿起了策劃書,“你們陛下不會縱容他們掌握輿論的。”
這是朝堂上的鬥爭,王姝也沒那個號召力去反擊。況且這些文臣世家看似在集中攻擊王姝,實則是在給新皇下馬威。是要讓新皇順了他們的心意立皇后,這說到根子上,其實是君臣博弈。當然,王姝這個導火索誠然逃脫不掉。
另外,蕭衍行確實不會縱容他們,蕭衍行想修剪這些大世家很久了。
尤其是隋家這等暗地裡掌握了大慶讀書人腦袋的所謂清貴,盤根錯節的勢力威脅到皇權,他早就想砍斷他們伸的太長的手。但隋家前些年很老實,尋不到恰當的理由去動他們。若蕭衍行一意孤行去處置這些世家,師出無名,只會引來天下的非議。
說到這個,就要提及大慶的朝堂多年的勢力格局。朝堂的官員一向是分成了兩個學派的。北邊以北金書院為首的北金黨,南邊以巴蜀、江南聯合的東林黨。南北文官控制了朝堂的局面。
先前之所以說先帝做了件平衡南北學子的好事,就是老皇帝在世時。曾大力扶持了北邊的學子。以此來壓制住以巴蜀、江南為首的東林黨。
說起來,這裡有一個歷史原因。
自古以來,北邊因與外族接壤戰事不斷且氣候環境很差。致使學子出頭的人數頗低,且即便走出了頭,也遠遠不及江南學子飽讀詩書,學識紮實。有句話叫,江南出才子,這句話是非常寫實的。因為江南富庶,米糧很足。且環境優異,促使了江南學子的普遍教育程度很高。
如此南北學子便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實力偏差。以至於老皇帝以前的大慶朝堂,整個朝堂被江南、巴蜀等南方出身的官員給佔據。
官員的出身又加劇了政策和資源的傾斜。更拉大了南北教育差距。致使北方的學子更沒有出路。
老皇帝乾的這件好事就是採取政策性科舉的照顧,強制公平。分出南北學子的錄用對策,以此來給北邊出身的學子更多的機會。平衡南北的關係,維持朝堂的穩定。
此時這幫巴蜀江南一派的文臣聯起手來,正好給了蕭衍行動他們的理由。
不久之後,東林學苑因涉嫌結黨營私,貪汙受賄,
被朝廷以武力強制封了。東林學苑出身的學子也以各種理由被遣散。以隋家為首的一眾隋家門生因煽動民眾,反叛朝廷被稽查。這裡頭自然牽扯出幾年前江南水患,幾個東林學苑出身的州牧遇事不作為。貪贓枉法,搜刮民脂民膏等等。
蕭衍行下手極其迅速,彷彿早就在等著了。證據確鑿的這一刻,就是他解散這幫拉幫結派的文人之時。
朝堂大刀闊斧的關人,自然也引得不明其中內情的人恐慌。
不過蕭衍行將這些人拿下,並未立即處死。而是將這麼多年一直明察暗訪的罪證,在朗朗乾坤下公之於眾。不僅如此。並且命人將將這些激憤的學子所寫詩歌,遊街朗誦。
有些人,躲在人群背後暢所欲言,被拉到人前,卻是一句狠話都不敢說。讀書人中也有軟弱之輩,禍不及自身時能英勇無敵。一旦被單獨拎出來,慫得比任何人都快。痛哭流涕地認錯,懇請朝廷寬恕的不知多少。他們一旦弱下來,流言蜚語的威力就大打折扣。
畢竟人都是更崇尚勇猛者,態度堅定才會獲得尊重。本身優異懦弱,不管話說的多鏗鏘有力,求饒的姿態也會令文字和語言失去一半的衝擊力。
不過這番行徑也是激怒了一些嘴硬鬧熱的讀書人。
他們自認為所做之事乃大義,無懼強權。
有人退縮自然,有人奮勇向前。議論的人多,輿論的聲音便一浪高過一浪。朝廷能抓那些犯了錯的高官,難道還能將普通讀書人都給抓盡?仗著人多勢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