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來不及挖坑掩埋,便全部遺棄在鄴城外圍的溝壑之中,任由豺狼啃食。
在穩定了鄴城的形勢後,冉閔開始整頓麾下的乞活軍,並決心大肆擴軍,以攻滅所有的胡人,建立真正的霸業。
除了最精銳的乞活死士營,冉閔還將所有乞活軍之中最精銳的人馬編在一起,組成九支乞活近衛營,也稱近衛九營,作為其親衛人馬,其中每營千人,共九千人,加上死士營的千餘人,共有一萬人馬。
這一萬人馬算是新組建的魏國最精銳的力量了,剩下的數萬乞活軍,以三千人為一軍,組建了乞活十九軍,分別代表了天下的十九個州。如乞活荊州軍,乞活幷州軍,乞活雍州軍等等,這十九支大軍是魏國對外作戰的主力,也是冉閔稱霸中原的核心力量,而那些新加入大軍的百姓,則全部作為乞活十九軍的後背力量,隨時可以根據任務的需求,加入乞活十九軍,從而壯大乞活十九軍的力量。
冉閔擅自稱帝。並下令驅除所有的胡人。這一行動自然引起了趙國之內,所有胡人將領的反感和憤怒。
趙國的太宰趙庶、太尉張舉,中軍將軍張春、光祿大夫石嶽、撫軍將軍石寧、武衛將軍張季等全部投靠佔據襄國的石袛,並聯合上表。要求新興王石袛榮登帝位。以團結中原地區的胡人勢力。與冉閔分庭抗禮,並最終消滅冉閔的大魏政權。
另外,趙國的幾位大將也全部佔據了鄴城周邊的城池。對冉閔的大魏政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其中,汝陰王石琨佔據冀州,撫軍將軍張沈佔據滏口,大將張賀度佔據石瀆、建義將軍段勤佔據黎陽城,寧南將軍楊群佔據桑壁,劉國佔據陽城,段龕佔據陳留,姚戈仲佔據灄頭,蒲洪佔據枋頭,這些軍事集團各有兵種數萬,可謂對冉閔的大魏政權,形成了四面包圍之勢,大有將大魏政權扼殺在搖籃裡的趨勢。
大魏政權剛剛組建不久,趙國汝陰王石琨便匯同大將張舉、王朗,率先領兵向鄴城方向進攻,以表明自己反對冉閔的態度。
面對石琨等人的七萬大軍,冉閔並沒有絲毫的害怕,並親自率領麾下的乞活死士營一千餘勇士,出城與石琨的七萬大軍對峙,並率先發起進攻。
冉閔手持雙刃矛,策馬攻擊,所想披靡,並率領麾下最精銳的人馬,直接殺向了石琨的指揮台,準備斬殺石琨、張舉與王朗,從而讓其七萬大軍群龍無首,以利於殲滅。
面對如戰神一般的冉閔,胡人將士紛紛退讓,不肯退讓的便被雙刃矛刺死,冉閔坐下朱龍馬快如閃電,很快便奔至石琨的指揮台。
見冉閔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殺至眼前,汝陰王石琨與身旁的張舉、王朗皆是大驚,此刻,若是再不躲避,憑藉冉閔的強悍武力,他們三人是必死無疑了。
“上馬,撤。”石琨可不想就這麼死去,於是,連忙跨上戰馬,脫離指揮的位置向軍陣後方逃去,張舉、王朗當然也不會傻站著,也跟著一同策馬奔逃。
冉閔殺向趙軍的指揮台,趙軍護衛隊士兵無力阻擋,並接連後退,冉閔手持雙刃矛,用力一擊將趙軍的大纛砍斷,並掛在雙刃矛的矛尖,來回擺動。
正在廝殺的雙方將士自然都看到了這一幕場景,乞活死士營的勇士們見狀,自然是士氣大漲,威力倍增,而趙軍將士則是士氣全無,甚至認為他們的主將已經被斬殺。
在戰場之上,群龍無首是最可怕的,如今,趙軍的主將石琨與副將王朗、張舉盡皆脫離指揮的位置,這就造成了趙軍隊伍的群龍無首。
如此一來,趙國的七萬主力大軍,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在戰場上亂竄,甚至有眾多將士開始向襄國方向潰逃。
“將士們,全力追殺。”見趙軍主力已經混亂,冉閔下達了追殺趙軍的命令。
乞活死士營雖然只有一千餘勇士,但戰力極其強悍,在冉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