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聚會一下的……就這一天的穿戴打扮,花銷就相當可觀了!
所以儘管跟本朝建立的時間還不算特別長,宗室數量也還沒有多到嚇人的地步,但是宗室跟宗室三六九等分的清楚著呢!底層的皇室宗親,過的真不比普通老百姓強多少,這也就是為什麼本朝從第二位皇帝起,便開始鼓勵普通宗室像普通人一樣參加科舉,進入國家官僚機構:血緣再怎麼遠,也是親戚,皇帝也不想自己的有一群只能靠打秋風過日子的親戚,這太丟人了。
說起來,宗室參加科舉比普通人有利之處太多了,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讀書,可以得到相當多的學習資源,而且,一般情況下只要考到舉人,稍微疏通一下就可以去做官了。可即便如此,願意透過科舉改變自己處境的宗室成員還是少之又少: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去求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直接給他們安排個工作……畢竟,對於宗室來說,捷徑太多,以至於很少有人有毅力放下皇親身段,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去奮鬥。
作為吳王十六個兒子當中的一個,儘管身為嫡子,又是很討父親喜愛的一個,但楊豔輝的前途並不算光明:他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父親的年紀也不小了,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在父母離世後跟其他兄弟一樣,搬出吳王府,成為眾多閒散宗親中的一個,唯一比較振奮的訊息,大概就是他身為嫡子,拿到的家產會多一點,但多出來的也有限。藩王的絕大部分資產其實是由國家劃撥的,比如王府,比如封地,這些東西不可分割,都將作為吳王這個封號的附加品,傳到他的兄長手中。楊豔輝所能拿到的主要財產,來源於他的母親的嫁妝。而吳王固然愛他,但是他有十六個兒子,二十九個女兒……就是再喜歡這個兒子,能給他的東西也相當有限。
當然,作為一個相當重感情的父親,吳王對兒子的前途還是很操心的,至少對於兒子們的教育問題,吳王還是下了些功夫的,家塾裡請了兩位舉人做先生:什麼?怎麼不請進士?不好意思啊,考中進士不去當官跑來給個小屁孩兒當老師?好吧,確實有不當官的進士,但是進士這種生物是很稀有的,就是不當官,人家頭上頂個進士的頭銜,幹嘛不好,有的是官學書院邀請,幹嘛非要去給個藩王的兒子當家庭教師?又不是登堂入室的正式拜師,一教教一群,煩心費力,教的又都是啥功名沒有的毛孩子,:進士有幾個缺錢的?隨便給別人寫個匾額抄個集子,潤筆嘩啦啦地賺。肯出來當老師的,要麼是真的好為人師,要麼是為了名聲,無論出於哪一點,跑到一個藩王的家塾裡當老師都是爛到不能再爛的破主意了了!想要過當老師的癮或者在教育界揚名立萬,人家去官學教舉人多好!回頭提起來,學生裡出了幾個進士啥的,多有面子!比如連瑜上的那所官學裡頭,就足足有三個退休的老進士在那裡授課……
楊豔輝的兄弟當中,也只有他的大哥,現在的吳王世子,當初學習的時候專門請了一位進士教。其他這些兄弟,都老老實實蹲在家塾裡,跟那兩個老舉人學功課。這會兒,楊豔輝聽連瑜給秦昭解答問題,只覺得深入淺出,十分的容易聽懂,似乎比他的兩個老師教的強多了!楊豔輝也不是那等彆彆扭扭不敢說話的孩子,覺得連瑜教的好,讚歎完了,當即提出自己若是學業上有什麼問題,可不可以來問問連瑜。
秦昭覺得這位十二郎實在是好笑,連瑜雖然是解元,可是偌大的吳王府,還請不起個好先生麼?哪裡就巴巴地要讓他自己找老師了。她見吳王府排場那麼大,完全沒想到就算是個王爺,十六個兒子二十九個女兒的各項開銷加上婚嫁問題也足以把王府的財政拖垮,吳王請的舉人老師還真沒連瑜水平高。
楊十二這種小小的要求連瑜自然不會不答應,只是笑嘻嘻地說要問問秦昭這個主人同意不同意楊豔輝隔三差五地過來,秦昭簡直想翻白眼兒,這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