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部分

,還挾大勝之威,以後誰還敢跟李超炸刺。

倒是山南的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因為旱情嚴重,都已經家中無糧,甚至是家中無錢換糧票的百姓,卻是非常開心的。

有李相國在山南,他們才可能繼續以工代賑,每天能領到糧票,能去領到讓一家人填飽肚子的救濟糧,雖然一分細糧九分粗糧,可畢竟還可以留在家中,還可以讓妻兒子女不餓肚子不是。

就算上面有通知,說青壯要陸續調去修新都,可家人留下也還是能領到救濟糧的。

災荒之年,有一口吃的,就是萬幸了。

不管李相如何手狠,百姓們都不管,他們只看到,有李相在,他們就還能繼續領救濟糧,至於要去捕蝗要去撈魚,或者去修新都,都無所謂。

只要這救濟糧不斷,做什麼都行。

尤其是不少老人,每次都不厭其煩的要感激李相的救濟糧。經歷過大業年間的戰亂、饑荒的他們,可是深刻知道,當朝廷不能賑濟災民之後的可怕。

被迫背井離鄉,外出逃荒要飯,真正是走一路死一路,還得經歷搶劫、裹挾作亂,被官兵剿殺等等可怕的事情,十個出去的,最後都不一定能有三個回來的。

救濟糧難吃?

那是沒吃過更可怕的東西,那時饑荒,官倉不放糧,他們開始的時候吃糠咽菜,糠吃下去,卻拉不出來,最可怕的還是吃土,土不但拉不出,而且還會脹腹而死,餓極的人吃土想緩解下飢餓感,結果就是最後脹腹而死。

逃荒路上,連草根樹皮都沒的吃,特別是到了冬天,又飢又餓,許多人一夜過後,就再也沒起來。

在家千般好,出門萬分難,逃荒更是如此,現在這樣,真是太好了。

不管是官吏還是大戶豪強富商或者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決定明天一早去迎接太子和李相國回城!(未完待續。)

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

深秋。

天越來越冷了,樹葉黃了,田間蕭瑟。今年的秋收,不出李超的意料,絕大多數的莊稼都絕收了,只有河邊有水的小部分田地莊稼,才保住了收成,可產量也不及往年。

李超從朝廷寄給他的一些信件中得知,河南河北關中三地今年秋收,收穫不足往年兩年。山南地區要好的多,收成大約為往年的三成左右。

不過糧食今年收穫少,但蝗蟲收穫卻還不錯的。

今秋的蝗蟲不少,卻沒能形成大蝗災,一來是數量本來就不算多,二來還是被捕的太多了。各州各縣各鄉各村,田間地頭河邊路旁,天天晚上火光點點,到處都在捕蝗。

不但蝗蟲倒了黴,今年什麼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河裡遊的,也算是災年。一切能吃的飛禽走獸,都被列入收割之列。

李超看著各項匯總的報告,眉頭稍舒展了一些,天氣涼了,但流民沒有出現。朝廷的控制力還很好,這個控制不是靠用強,畢竟現在各地報上來的訊息,還沒有哪裡餓死人。

那些家裡青黃不接,沒糧又沒錢的,已經在領救濟糧。

不餓死人就好。

太子承乾在試吃著一套新鎧甲,一套金光閃閃的新鎧甲。這玩意,外面貼了金箔,其實很薄,如果上戰場,效果還不如一件普通的皮甲。但承乾畢竟才八歲,這次剛‘率領’著五千府兵,打服了好幾十萬土蠻,肯定會有點沾沾自喜的。

李超也願意讓他裝一回,畢竟這對給太子加些聲望的。

本來李超意思是在襄陽弄個入城儀式,到時把一些土蠻的寨主首領什麼的,來個俘虜展示,再讓府兵們換上乾淨的鎧甲軍袍,弄個整齊的佇列入城,再讓李承乾站在戰車之上,身穿鎧甲入城。

場面就足夠了。

可李承乾卻覺得他原來的那套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