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9部分

內侍接過禮單和信件,呈給張超。

張超開啟,瀏覽起來。信看完,張超臉上古井無波,但心裡面卻很舒暢。阿拉伯人也要向大華貸款,併購買大華的戰船和軍械。

羅馬和阿拉伯要搞軍備競賽,卻全跑來找大華貸款買軍械,這種事情,張超真的很喜歡。

第1505章 一女二嫁

羅馬人為了得到大華的貸款和軍械,願意開放十三座港口,並給大華在每座港口劃出一片專門的區域為租界。

租界這個東西是上次貸款時大華這邊提出來的,華租界,相當於大華在羅馬帝國領土上的領土。在華租界裡,大華有權駐軍。甚至租界裡的行政、司法、稅收等權盡在大華之手。

說白了,那就是國中之國,大華的商民在華租界內依然是遵守著大華的律法。甚至是羅馬帝國的百姓,只要踏入華租界,那麼就視為進入大華帝國的領土,那麼就得遵守大華的律法。羅馬商人在租界內經商,也得按大華的稅法,向大華租界局納稅。

租界內有大華駐軍,有大華的警察,也有大華的管理衙門,稅務部門等。

這十三座城市的租界都是在地中海的港城,因此大華的軍艦其實等於在地中海有了十幾個基地港口。

希拉剋略拿出這麼大的誠意來,張超真的沒有理由拒絕。

按理說,希拉剋略也不是什麼傻子,人家是一代王朝的開創者。但是希拉剋略也是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借來借去借了好幾次款,越借越多,能抵押的也都抵押了,蘇伊士運河和塞普勒斯島都給借出去了。

再想借錢,沒有東西肯定難借。

偏偏阿拉伯人又跟大華達成協議,現在全力西進,鐵了心的想把亞美尼亞和小亞細亞給攻奪。

而這兩地對於羅馬來說,那就是命根子,要是這兩地一失,那君士坦丁堡都可能保不住。

羅馬已經丟失了敘利亞,不可能再丟失亞美尼亞。希拉剋略不但想穩住局勢,甚至還想反攻回波斯,把阿拉伯人打回阿拉伯半島的沙漠老家。

從另一方面來講,希拉剋略這次提出的貸款條件,看似讓出了大量利益,可實際上那十三個租界,基本上都是在地中海的東海岸,是在埃及、亞細亞半島等地。

把大華引到這些地方來,讓他們派駐艦隊,駐派兵馬,其實也是在變相的為羅馬人拉援助。

一旦阿拉伯人打過來,到時大華為了自己的租界,也得支援下羅馬,起碼也會出手調停。

而若是從經濟角度來講,大華若是有了租界,那麼以後的貿易量肯定更大。羅馬就算不能直接收租界裡的稅,但租界外的稅他們還是能收的,貿易量更大,自然意味著稅更多。

羅馬的西邊還有許多蠻族呢,那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把東方大華的各種商品轉貿給蠻子們,也一樣能為羅馬帶來巨大的利潤。

合作雙贏。

本來說希拉剋略都拿出這麼有誠意的合作條件來了,張超應當專一一些。

可是張超又不是跟羅馬談戀愛。

他願意跟羅馬人合作,但不願意讓羅馬人壟斷。

他不顧赫拉克的拼命眼神示意,笑著問阿拉伯使者。

“不知道歐麥爾哈里發想怎麼合作呢?”

相比於希拉剋略直接在信上寫出自己的合作條件,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歐麥爾要狡詐點。

他擔心路途遙遠,怕具體情況不明,所以直接給了使者極大的便宜之權。讓他根據情況,來與大華談條件。

剛才的信裡,歐麥爾只告訴張超,他已經全權授權給他的使者,由他代表他來與大華談合作事宜。

哈里發,相當於阿拉伯帝國的皇帝,並還是先知的繼承人,是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