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二十二章 張天計劃成立新部門

在三網合一建設模式測試的第二天,鵝海科技連同另外兩家公司一同對此專案提出了書面質疑。

質疑的方向是懷疑此專案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要求評標委員會公開開標過程的紀要。

評標屬於甲方的事,不可能說公開就公開,並且當時還有紀委工作部的同志在現場進行監督。這種方式的質疑,在懂的人看來,完全是無理取鬧。

而聞聽此訊息,作為分管領導的陳飛宇卻慌了,電話紀委工作部的同志,說了此事。

紀委工作部那邊回覆:開標是在紀委工作部代表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下進行的,開標的結果皆有評標委員會的簽字,雖有人反對,但按照集團規定有分歧時,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最終的結果無異議。

此話的言外之意,有人質疑,發回覆函便行,不需要大驚小怪。

對於鵝海科技的質疑,正處於休假的李德明肯定知曉,說不定還是他一手慫恿和策劃的,但陳飛宇並未打電話給他,說明陳飛宇知道此事本身和李德明脫不了干係。

而之所以電話紀委工作部,是採取公事公辦原則,這符合陳飛宇一貫作風。

這次質疑並未掀起多大的波瀾,辦公室出函,評標委員會超過半數簽字,本來這事就應算完了,但是鵝海科技的第二次質疑接踵而至。

此次質疑的方向是:各家公司是根據專案招標檔案投標報價,道玄科技更改投標數量,降低價格,不符合招標原則,甲方如此做,對其它投標供應商不公平,要求廢標重新招標。

這次的質疑相比第一次就顯得比較有技術含量。

而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很能說明問題。質疑的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前後兩次質疑形成連環局,第一次為的是試探甲方的態度,第二次則是直接拿第一中標候選人道玄科技開刀。

這個標已經形成結果,廢標是不可能的,最終結果是在紀委工作部監督下形成,如果說廢標就廢標,那評標委員會以及紀委還如何立足。

如果說第一次是為了試水,那麼第二次完全就是噁心評委,製造輿論壓力。

其實,開標時,這個專案是可以廢標的,因為方案產生了分歧,偏離了企業開源節流的初衷。

但李德明堅持繼續評標,最後分數出來時,他臉都黑了,完全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他生怕最後得分算錯了,反覆加了幾遍,最後分數沒錯,他輸了,輸在了輕敵。

李德明以為憑藉控標引數和技術條款,餘長代表的公司即使拿了最高價格分,在其他部分也不可能超過鵝海科技,但出乎他意料的是。

道玄科技的標書做得幾乎完美,挑不出哪怕一絲的毛病,雖然部分資質分未得滿分,但所得分值也接近鵝海科技。

只有主觀分部分,李德明有意打了最低分,但饒是如此,最終的結果還是讓其差點氣得背過去。

第二次的質疑雖然找對了方向,但也未能改變最終的結局。

測試的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一週後的週四下午,終測無問題,鵝城礦業當天下午就釋出了中標公告,確認道玄科技正式以218萬中標。

兵走險招,雖說一波三折,但最終餘長憑藉‘奇招’拿下了此專案,而這個專案的操作模式也被寫入了道玄科技的歷史,被後面諸多新人學習和借鑑。

與其說這個結果是必然,不如說這是餘長氣運加身,更多的是運氣成分,如果當時的評委更多的傾向於李德明,或者強烈要求廢標。

那麼即使有魏翔和紀委工作部的同志,也不能扭轉局面。

而事後,餘長分析,李德明之所以不願意廢標重招,是因為他也沒有把握在第二次招標中勝出。

為此,他選擇將計就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