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部分

,把自己的長子關平扶上了襄陽太守的位置,把兄弟張遼扶上了江陵太守的位置,並且令二人分任荊州軍左右副統帥之職。

關羽知道徐庶是孔明那一邊的人,如今就算徐庶任荊州鎮江,但以親信把守要害之地,又分其兵權,相信依1日可以保持自己對荊州的控制影響了。

由於關羽的調任,荊州方面並未實施對吳國的反攻,而是固守南郡南陽餘地,休養士卒,恢復因吳國入侵造成的破壞,同時抓緊時間復建水軍。

儘管襄陽的水軍戰艦盡數被毀,但由於徐庶的臨機決斷,將陸口和江陵近五百艘戰艦及時的退入了益州,為漢軍保住了寶貴的一批戰艦,方才不致於無片帆可下水,任由吳人縱橫長江。

吳國雖然撤軍,但仍留了近五萬兵馬,以及近七百艘戰艦駐守夏口、陸口、巴丘等失控制長江及其重要支流的戰略要地,確保此戰的威果。

當吳國十幾萬大軍,在呂蒙的率軍下,由江入淮,北上接應以徐州歸降的曹真之時,方紹的兵馬大多數已渡過黃河,以迅雷之勢攻佔魏國中原之地。

洛陽方面,洛陽城破,曹仁戰死,魏國在中原最後的兵力盡教覆滅,數路漢軍迅速的攻佔了司州、兗州、青州、豫州等中原之地。

吳人也不是吃素的,在主力軍隊趕往徐州之時,與魏國接壤之地的軍隊也奉命北進,與漢軍搶奪瓜分中原備州南部之地。

由於漢軍有騎兵之力,而在司豫兗三州方面,漢軍搶奪了大部分州郡,而青徐一帶水網密佈,再加上曹真的歸降,使得吳人在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就引兵北上,不但佔據了徐州,且利用水路快進的優勢,奪佔了與徐州接壤的魯郡、沛國、譙郡、汝南、泰山、琅邪國、城陽等諸多郡之偏南之地。

按照方紹事先的戰略,大軍揮師渡河南下,引軍東南之時,吳人撤荊州之圍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計劃先率軍攻滅曹真,奪取徐州,然後再考慮是否與吳人開戰。

然而,曹真的降吳卻出乎了方紹的意料,吳人輕易的在徐州佔穩腳根,並以之為基向北向西擴張,使得方紹不得不放棄奪取徐州的戰略,傳令備軍止步於吳國邊境,不要與吳人發生武裝衝突。

不是方紹割怕吳人,而是漢軍的補給線已經拉得太長,而漢軍經過近半年的苦戰,已是疲憊不堪,這個時候若再以有舟師之利的吳人,在東南水網一帶開戰,顯然是不利於己的。

方紹明智的選擇了見好就收,各軍相繼停止南進,而不久之後,長安方面的詔命也發到前線,諸葛亮與方紹的意見是一致的,同樣都不願意在這個時候與吳人開戰。

於是,在收到朝廷班師的詔命之後,方紹遂留魏延率軍五萬坐鎮青兗,以提防吳人的北進,令鄧艾、王潘、王平等率軍三萬,分鎮許都、陳留、鄴城等戰略要地。

與此同時,張飛的軍團攻佔洛陽之後,迅速的引軍東進,在汝南、譙郡等地與吳軍形成了對峙,在接到朝廷止戰的詔命兵,張飛遂也下令備軍停止進攻,自率大軍還屯於洛陽,並分派將領鎮守備戰略要地。

當開春之時,整個魏國基本已被漢吳兩國瓜分殆盡,魏國遂亡。

整個華夏的局勢是,吳國佔據了交揚徐三州全部,荊州、青州、豫州、兗州南部,漢國佔據了益雍涼並幽冀司七州全部,荊州、青州、豫州、兗州北部。除此之外,遼東尚盤踞著公孫氏的割據政權,北境之外尚有幾大異族政權,名義上都歸附於漢國的統治之下。

總體而言,滅魏之後,漢國的疆土與國力急劇增強,成了天下最強之國,但因久戰兵疲,新得諸州尚不及撫定,因此尚無力滅吳。

至於吳國,雖然在這場戰爭中,以最少的損失,獲得了巨大的收穫,但因不習陸戰,國境雖向北推進許多,但卻不敢貿然再向漢國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