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洞笱В���厙ɑ厝サ鬧皇且簧儼糠秩耍�縹鞅筆Ψ堆г旱筆庇�1000多名師生,只回去了300來人。而留在西安的西北工學院中的原北洋工學院的人馬幾乎完全沒動,在天津重建的北洋工學院的人員主要來自李書田在西安建立的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和從浙江併入的泰順北洋工學院的人。所以,這三所學校的“復遷”事實上等於重建,而不是“復遷”,這些學校的主體已經以西北大學、西北農學院、西北師範學院、西北工學院的名稱,永遠地留在西北了。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圖片連載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圖片連載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圖片連載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2

西北聯大永久置留於西北,其意義重大且深遠。

首先,它改變了原來西北地區幾乎沒有高等教育的局面。在西北聯大內遷之前,西安的西北大學已經變成了中學(陝西省立高階中學),蘭州的法政學堂(今蘭州大學的前身)也奄奄一息,整個西北地區事實上等於完全沒有高等教育。西北聯大的遷入,使得西北地區具有了師範學院、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和綜合性大學這樣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從根本上改變了西北地區的教育面貌,為日後西北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打下了系統堅實的基礎。

其次,這些內遷的高校,代表了當時內地高校的最高水平,不僅實現了西北地區大學從無到有的目標,而且一下子就把西北地區的高校推到了國內一流的水平,由此形成了中國高等教育東西強、中間弱的格局,至今依然如此(在執行本期選題採訪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助理曹衛東教授時,本刊記者曾問他如何看待中國高等教育東西部差距的問題,曹教授笑言,你們西部地區已經不錯了,數一下你們西安和蘭州就有好幾所“211大學”,可是中部諸省如河南、江西甚至連一所“211大學”都沒有,這就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中部塌陷”現象。曹教授說的是事實,這種格局是自西北聯大內遷時就形成的,那時,中部地區已成為中日雙方對峙的中心戰場,誰也無法把學校放在動盪的戰場上,只能向較為安定的西北、西南後方轉移,中部地區就出現了空白)。

♀米♀花♀在♀線♀書♀庫♀ booK。MiHua。NET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從更長遠的時間縱深上看,中國高校的“西遷運動”甚至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最為突出的事件是五十年代將上海、北京的一批高校陸續遷往西部,如將上海交通大學遷到西安變成西安交通大學,北京機械學院遷到西安變成陝西機械學院等,同時,原來西北聯大留下的老底子,又逐漸分化出更多的專業學院,如從西北大學分化出西安地質學院(今長安大學)、西安師範學院(今陝西師範大學)、陝西財貿學院(今西安交大財經學院)等等,還從全國各地抽調教師組建了不少新的大學。同時,中部地區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發展,在發展中部高等教育時,高校集中的京、津、滬地區和在抗戰中才發展起來的西部地區都做出了貢獻,比如已經在天津恢復建校的河北女子師範學院就遷到了石家莊,成為後來的河北師範大學,而河南、河北、安徽等中部地區高校的不少師資也來自西北地區高校的教師和畢業生。總的來講,從教育發展史的角度看,西部地區的高校延續著自抗戰內遷以來迅速擴張發展的趨勢。1937年9月西安臨大內遷之前,西北地區幾乎沒有一所像樣的高校,到1949年國內戰爭結束,西北地區已有近十所正規的高校,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