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點情面都不留,半點機會不給了。
難怪如蘇定方這樣的頂級勳臣,都一樣認為朝廷是在過河拆橋,鳥盡弓藏了。
報紙上這詔令是朝廷的名義下的,但李超知道,這肯定是李世民的意思。承乾肯定不會主動提出這麼一個激進的方案,宰相也沒有這個氣魄。
要知道,隋朝滅亡,就是亡於改革。
文帝時開始設立了科舉考試,那個時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年只選很少人,還多是些貴族士族子弟。都已經惹的無數貴族不滿了,後來楊廣的進一步大膽改革,更是惹怒了整個關隴集團,最終也葬送了隋王朝。
楊廣和漢武帝一樣都是一樣心懷遠大的君王,都愛折騰。
下場卻大不一樣,若讓李超說他們的區別,就是漢武帝一直是在跟諸侯貴族還有工商富人折騰,但對於百姓卻很好,也重賞軍功將士,打一批又拉攏了一大批。因此雖說漢武帝在位幾十年,折騰的天怒人怨,但始終沒有激起整個天下的反對。
漢武的擴張,打下大量的土地,遷移了許多無地百姓去屯墾拓荒,分田給地,給那些軍功將士們厚賞,所以說漢武帝把國庫折騰的十分空虛,甚至讓無數商人破產,但許多百姓的生活卻是變好了,他們擁有自己的土地。
而楊廣呢,他是既折騰關隴貴族,也連著天下百姓一起折騰,結果大家一起反,於是強盛無比的大隋一下子就亡了。
現在李世民也開始要折騰了。
但走的明顯就是漢武帝的路子啊,上來是削弱抑制諸侯貴族們的權力,推恩分封削弱貴族的封地實力,再來一個廢門蔭,又讓貴族在朝廷裡的話語權大大減弱。
另一邊呢,大行科舉,大興工商,移民拓邊,朝廷大力發展經濟,百姓也享受了許多紅利。要說,如今大唐朝廷和皇帝在民間,確實極得擁護。
在這種形勢下,李世民要折騰貴族們,大家還真沒有什麼辦法。
“有自己的領地,就安心安展領地好了,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入不入仕又有什麼關係。反正現在推恩令下,不管生多少個兒子,最起碼也能繼承到一份領地,做一個騎士領主啊。”李超笑著說道。
李超是天下最大的封臣,又有那麼大的威望,大家都想看他的態度。
但李超哪會有什麼自己的態度,有意見他都不會說。
起碼,現在這個局面,李超還是可以接受的。
“朝廷剛給了我們增加兵額和減免稅收,我們拿到不少好處了。現在朝廷要推恩和廢除門蔭,這也算是一個利益的交換,我們得妥協。”李超對蘇定方道。
“可是這實在讓人太難受,感覺跟吃了屎一樣。”
“哼,真的屎可絕對比這更難吃。一點點來吧,再想保留門蔭制是難了。”
“可如此一來,那麼我們這些貴族,以後在朝中還有說話的地方嗎,還有影響力嗎?我們的權益,以後要如何保障呢?”蘇定方問道。
大家為大唐拋頭顱、灑熱血,當然也是希望回報的。貴族們為皇帝打下了江山,也希望能夠在這天下有一席之地,甚至能夠與國休慼。
李超端起茶杯,吹了吹,輕輕啜飲。
茶很不錯。
“定方啊,其實要想保證我們貴族的利益,靠原來的法子是行不通的。如現在這樣,我覺得我們應當團結起來。”
“怎麼做?”
“商會你知道吧?”李超笑問。
“嗯,這些年來,全國各地都有商會,影響力不小。”、
商會也算是李超一手建立起來的,是一個商人的組織。商人建立商會,抱起團來,實力確實越來越強,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定方,商人有自己的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