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太久,我們需要抓住這段時間。”胡姓文士話語中充滿了不確定,“一切都需要在這場聚會之後方能真正確定,這不過是一個大概性的原則和框架。”
“你是指東邊的成大猷?”司徒彪眼睛一亮,雙腿忍不住一夾馬腹,健馬奔行速度也漸漸快了起來,眼下也許要做的事情就是儘量壯大自己的實力了,收回九江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看吧,殿下,這一次聚會中還有很多變數,我總覺得十三公主似乎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也許她還有更多的手段沒有使出來,我們不妨一面做好各種準備,一面靜觀其變。”胡姓文士苦笑著回答,現在沒有更多的辦法,幾乎所有人都在看著這一次聚會,司徒朗幾乎可以肯定不再適合擔當皇帝身份了,帝都貴族們幾乎無一例外的會支援司徒泰登上皇位,唯一的阻礙就是來自西疆,如果李無鋒堅決反對皇位易人,只怕朝中所有大臣都會重新考慮。司徒泰要想坐上這個皇位只怕是難上加難,當然自己主君的希望也相當渺小,也許李無鋒會支援,但沒有相應的實力,坐上這個位置也頂多和司徒朗一樣,那又有何意義,相信自己主君同樣在考慮這個問題。
第三十四節 輿論與民意
面對以《每日快訊》為首的各方面輿論洶洶而來的攻勢,一直在前期論戰中保持低調的《帝國新聞》、《東方時報》也開始加入了進來,《帝國新聞》是帝都工商階層的輿論陣地,向來控制在以帝都商人和作坊主為主的中上層階層中,其主要股東高禮術更是早就和西疆站在了一條戰線上,前期並未發力的主要原因是西疆更希望一些中立系的媒體來打頭陣,而《東方時報》卻是一家新辦報刊,他們是以東海和江南工商勢力在兩地經歷戰亂時西遷帝都的一部分人出資興辦的,但在短短几個月時間裡,就發展成為帝都僅次於《每日快訊》和《帝國新聞》的第三大報刊,在中下層民眾中更是頗有市場,他們也早就在廖其長的牽線下與西疆搭上線,這個時候卻需要他們赤膊上陣了。
《東方時報》首先打響了反擊第一槍,一篇《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為名的文章歷數皇室中某位成員,位高權重,卻對外諂媚媾和,喪權辱國,丟土失地,對內卻是威嚇欺詐,掠奪民財,甚至挑起內戰,大打出手,屬於典型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如果讓這種人掌握更大的權力,只會讓帝國越發沉淪,再無回頭之路。這篇報道不但在帝都引起極大反響,而且也在東南地區引發了抗議浪潮,尤其是在司徒泰控制地區的工商業階層更是群情洶湧。
那一句掠奪民財更是深得東南人心。在泉州司徒元控制下的《遠洋商報》則是連篇累牘的發表以《東南之沉淪》為名的連載文章遙相呼應,兩相對比東海和江南兩地在五年前的繁盛景象和目下的蕭條狀況,以極其細膩的文筆和切實可靠的資料,客觀分析了從財政稅收到各行各業近況,從民眾收入到社會治安狀況,尤其著重分析了東海和江南成為帝國賦稅重地的工商行業。從造船、製茶、製鹽、釀酒、榨油、木材深加工、棉紡、絲綢、陶瓷、工藝品、奢侈品、造紙等製造性行業到各方流通性商業以及金融行業,逐行逐業的列舉資料對比五年前的情況到目前的滑坡幅度,萎縮幅度從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二十不等,整個工商行業全面衰退,已經衰退到了不足五年前的七成,這樣大的滑坡幅度可謂是整個東南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導致東南工商嚴重衰退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地區實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