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主張傾盡全力出擊。以攻代守,給予正強行軍進入巴陵府境內地馬其汗人以迎頭痛擊,而黃連庸則認為目前越京兩個萬人隊剛剛投誠,由於擔心自己家人問題,軍心尚未完穩定,而馬其汗人元氣未傷,且又有一個主力兵團和僕從兵團跟進,在這種情況下應當以穩定巴陵為首要任務。確保巴陵不失,至於馬其汗人此時已然失去先機,在巴陵府境內又無立足據點,最終的結局只能是撤回自己領地境內,已方沒有必要再冒這樣大的風險,尤其是還有一個越京僕從兵團跟進。一旦雙方交鋒,這兩萬歸順的越京僕從軍會有什麼反應也很難預料。
而這個時候黎正陽和阮德勇的意見都顯得相當重要了,在徵求了黎阮二人的意見之後,山遙最終同意了稍顯保守的黃連庸意見,黎阮二人也意識到士兵們在一旦逼近生存的危機消失之後可能就會考慮得更多,在當初軍官們統一地命令下也許他們一時間無法作出其他選擇,但當局勢平穩下來,而他們又發現其實自己也是一直舉足輕重的力量時,很有可能就會產生其他的想法。
好在從瀘江順流而下的西疆水軍稍稍緩解了這一局勢。雖然西疆水軍不足一萬人,但這對於穩定巴陵局勢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巴陵城有紅河穿城而過,東西兩門事實上都是水門,陸地城門更像是一座輔門。水軍力量的進駐有助於穩定和平靜一萬多剛剛從血戰中清醒過來地越京士兵的心情,而第一軍團第二師團和第三師團也適時加強了巴陵城的防禦,確保巴陵東、南兩個方向的安全。
九江船運碼頭,兩道人影漸行漸近,最終會合,雙手同樣有力的大手握在了一起,兩道同樣如同實質般的目光撞擊在一起,略略一分又迎在一起,一連串的碰撞似乎就在交錯的一刻間濺射出無數火花,良久才洶湧的波濤才慢慢潛入依然是暗流湧動地長河中。
“大猷兄?”
“崇信兄?”
“呵呵,大猷兄不愧是最受薄大人推崇的將軍,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梁崇信深凝的目光中毫無掩飾的是欣賞和讚許,間或夾雜有一絲驚奇,並無所少出奇的一張平實面孔上外帶樸素地衣冠,除了些許深沉能夠讓人感受到此人稍許不同於常人外,也就是那眼光中的一抹陰鷙讓人感覺有些不那麼舒服了。這也難怪,身處太平教那幫狂熱的叛亂分子中如果不隱藏得深一些,只怕他自己也無法生存,而隨後又隱身於司徒朗羽翼下,這一層層皆是寄人籬下,既然維繫自己力量不被吞併,又要與各方勢力周旋應酬,委實有些辛苦。
“崇信兄過獎了,人道咱們西疆鐵血雙雄,崇信兄與崔大人攜手並列,實為我唐河一族中軍人之冠絕,大猷能夠有機會向崇信兄請教,必定受益匪淺,也是大猷一大幸事。”也許是前期過於操心勞頓而導致臉色顯得有些發青,這位九江指揮使的氣色看起來不是很健康,不過眉宇間偶露的精悍之色證明這位飽經風霜的軍人並未因為這些波折而受到多少影響。
成大猷同樣對這位崛起於西疆軍方群雄中的奇人充滿興趣,李無鋒充滿傳奇色彩的發家經歷據說第一戰與羅卑人的拼殺就有這位梁崇信突襲的功勞,從此之後這個傢伙便扶搖直上,屢戰屢勝,從鎮壓叛匪到與太平軍較量,從屢敗羅卑人到與卡曼人爭雄,以不敗的戰績奠定了他在西疆軍中無人能敵的地位,整個西疆軍中多達八九個軍團的軍團長唯一堪與其比肩的也就只有崔文秀一人而已,而此人能夠在西疆軍中更是身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