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一些勢力左右著整個城市議會七成以上議員,而剩下三成則由小商人、手工業者、自由職業者、市民、漁民以及農民代表組成。根據城市法律規定,直接行使城市共和國行政權力的機構是執政府,執政府設官員七名,分別是首席執政官,首席執政官助理,財務大臣,內務大臣,商務大臣,後面四人皆受首席執政官節制,另有共和國大法官和共和國元帥,此兩人不受首席執政官管轄和約束,直接由議會選出,以上七名官員任免權力皆屬城市共和國議會。
一般事務皆由執政府處理,而重大事務和法律政策的出臺修訂則需要城市議會批准,特別重大的事務則需要獲得城市議會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員同意方可獲得透過,而城市議會共有議員一百名,也就是說特別重大的事務需要六十七名以上議員同意方可獲准透過。
摩洛與東薩摩亞的情形大同小異,只不過摩洛一直是半島同盟東部的金融中心,在那裡金融貴族們的勢力更為龐大,而他們與南洋聯盟的聯絡更為緊密一些,南洋聯盟諸國和城邦許多商業貴族們都與摩洛的金融貴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說實話,無鋒對摩洛和東薩摩亞兩個城市共和國的這種政治模式還是頗為欣賞的,這不管這其中還有多少弊病,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種制度肯定比自己在領地中逐步推行開來的諮議院有著相當先進性,雖然這種模式由於地區情況差異還並不太適合帝國內地,但無鋒相信隨著時代的推移,這種模式會逐漸展現出它的優勢一面,能夠更明確更真實的反應民意,而那些企圖利用官府特權謀取為各人利益、侵害大眾利益的種種弊端也會受到相當大的約束。
只是這種模式一樣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由於民眾經濟水平高低不同,人口素質的參差不齊,導致議員的選舉容易受人操控,尤其是經濟上擁有實力者更能夠藉助種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這種模式在現在這種變亂時局也不大適合,所謂民主制在這種時代中很容易由於效率低下而貽誤大事,所以無鋒本人雖然持欣賞態度,但並不認為現在就是推行這種制度的時候,尤其是在帝國內地更是如此,那需要民眾思維模式漸進式的轉變才能夠逐漸適應和接受。
不過現在已經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兩個城市究竟該何去何從呢?這一點讓無鋒頗為頭疼,應該說從目前來看,東薩摩亞和摩洛兩個城市共和國的政治運作模式還是相當平順的,雖然兩大城市共和國的實際權力都掌握在幾個家族手中,但從表面上他們至少透過了一種較為隱蔽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權力控制,而現在自己的入主完全傾覆了他們固有的政治模式,而各方勢力形成平衡割據也立即被打破,也許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本來相隔數千裡的唐河人怎麼會一下子就兵臨城下,而且猛的就成為了自己的主人,他們此時大概也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將來將會什麼模樣,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卻一樣是一片茫然,想到這兒,無鋒自己都不由得微微苦笑。
自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在大南洋上佔有一個穩固的出海口,使得西疆商品能夠有一個便捷的出海通道,也讓自己水軍能夠最快速度的成長起來,而這就需要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的舞臺。同時自己也必須要具備控制南方通道的能力,具備了這個能力,不但可以從陸上對於那些敵人(馬其汗人)和潛在的敵人(南洋聯盟)形成夾擊態勢,而且可以隨時切斷他們陸路的運輸通道,一旦自己水軍力量達到了可以封鎖大南洋的水平,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