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全城一片歡騰。眾人心頭的陰霾一掃而光,本來人心惶惶的眾人這下子算是長出了一口氣。就連張華在聽到這個好訊息後,也感覺病情輕了許多。
“太子終於勝利了!咳咳,咳咳……”
張華將手中的檔案遞給張賓,讓他去處理,最近由於病情日益嚴重,他已經將大部分政務交給張賓處理。他對這個副手十分滿意,不但為人足智多謀,而且擅長軍政兩個方面。
“張公不要緊吧?要不您回去休息吧,這裡交給在下與世嘏(杜錫字)就行了。”
張賓看著不停輕咳的張華勸道,張華就是張賓以後努力的目標,再加上張華平時對他十分照顧,因此他一直待其如師。前一段時間,叛軍大軍壓境,朝廷上下內外蠢蠢欲動,幸好朝中有張華這樣的德高望重的老臣壓陣,否則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亂子。
“不用啦,唉!這人年歲大了,身子骨就不成了。自從與太子結識的第一天開始,迄今十三年有餘。這麼多年來老夫看著太子一天天變得出色起來,總感覺沒有辜負先帝的囑託,老夫也算是對先帝有了交代。”
張賓沒有說話,用沸水給張華泡了盞茶,遞給對方,才接茬道:“太子時常對身邊的人說,當年若不是得到太傅的照顧,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而且賈后當權期間若不是有太傅在,恐怕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張華接過茶水,喝了一口,又仔細咂了咂舌頭,品了品餘味,搖了搖頭道:“太子過譽了,太子是個人才,打小就聰慧無比。就算當初沒有老夫,他也不可能出現任何問題。而且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太子終於成熟了。以他的文韜武略絕不亞於當年的宣帝!”
“浮生若茶,沒有風雨的人生淡而無味,只有經歷了一次次的風雨浸泡,生命和智慧才會散發出脈脈的幽香。”
在朝廷上下歡欣鼓舞的時候,世家們可謂是如喪考妣。尤其是中原一帶的世家,更是如喪家犬一般惶惶不可終日。最終當恐懼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中原世家突然掀起一股南渡風潮!司馬遹知道其中的內情後瞠目結舌,他沒想到華夏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竟然是由他引發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衣冠南渡
大晉帝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從帝都洛陽到中原各地郡縣,主要精力都在清算世家地方。太子培育起來的新興學子和關中一些新興勢力各個全力以赴。因為這是他們難得的進入國家權力中心的機會,只有把那些倒黴蛋珠連的越多,他們的機會就越多。
這可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在兗州、徐州、青州、司州、豫州等地,一個個世家大族被趕出世代居住的地方,一個個被牽扯到叛亂中的世家官員被罷官去職,趕出朝廷。
在朝廷大軍的壓力下,沒有哪一個世家敢反抗!因為反抗就意味著身死族滅,朝廷已經消滅了十幾個世家大族,其血腥手段讓世家們不寒而慄,興不起任何反抗的念頭。
僅僅是兗州一地,祖約就攻破了一百多個塢堡,解放庶民、佃戶數十萬人。在這場清算世家的浪潮中,一部分不甘失敗的世家準備拋棄北方的家業躲到南方去。而南方的琅琊王、王敦他們為了增強江東的實力,他們趁機派出人員去遊說北方大族南渡。
當然也不是所有世家願意玉石俱焚,一些有眼光的世家在認清的現實之後,決定接受太子的條件,讓家族進行轉型。他們這些人主動交出大部分家產和全部佃戶以及部曲後,跑到洛陽當起了愚公。
而司馬遹為了保持帝國政權、經濟的基本穩定,司馬遹又讓太傅出面力保了少數‘開明’世家。只是將他們的家產、佃戶沒收入庫。同時司馬遹為了安慰人心動盪的世家,又將那些識時務的世家子弟送到關中長安大學進行深造。
太子這一舉動才讓那些